•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i618267--2023-0003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东湖区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3-01-07 13:56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分享到:
    2023年东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 浏览量:
    • 【字体:     

    ——202316日在东湖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上

    东湖区人民政府区长胡俊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具挑战、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多轮疫情冲击和极端天气影响,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强大动力,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积极策应强省会战略,助推全市打造一枢纽四中心,统筹抓好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五个东湖1建设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触底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6%。预计现汇进资完成1084.5万美元,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综合实力和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强产业、稳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深入推进项目大会战三年行动,实施总投资365.76亿元的68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省大中型项目9个,投资完成率129.8%,全市排名第五;市百大项目5个,投资完成率127.3%,全市排名第七。发放稳岗留工补贴200余万元,实现节假日重大项目不停工、重点企业不停产,南昌武商广场、赣电中心、中骏世界城等23个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投资2200万元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共同富裕样板村项目全面完工,乡村振兴东湖样板精美呈现。

    优势产业加速升级。预计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10:6.25:93.65,第三产业比重较去年提高2.13个百分点。服务业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10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67.95亿元,对经济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全面落实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着力建设数字经济创新特色区,数字经济发展势强行稳。新引进都市虹猫、有熊文化等数字经济核心企业150余家,预计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47.6%,全市排名前列;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0.4亿元,全市排名第三;同比增长33.4%,全市排名第五;企业上云23087家,全省排名第二。类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189家企业获得省、市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授信8.9亿元,小微企业融资达53.87亿元。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3纵深推进,现有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8家,新增新四板挂牌展示企业1家,华睿交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规上文化企业43家,总数位居全市第二。成功举办首届江西南昌版权保护月”“东湖区文化产业签约大会等活动,设立全市首个南昌市版权宣传教育基地,荣宝斋江西基地项目成功落户,招商东湖意库文创园获评2022年度江西省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市场活力加速复苏。新增市场主体1.4万户,同比增长145.21%,总数达4.4万户,同比增长33.36%,其中企业1.7万户、个体工商户2.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5户。新增四上4企业13户,法人单位总数达407户,同比增长9.4%。加快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举办东湖百花洲购物节“2022东湖金秋购物节“2022东湖十百千万1112购物节促销活动,投放950万元,拉动消费3.05亿元。荣膺2022南昌短视频团购大赛带货三强县(区)第一名、2022江西百城百夜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系列活动消费十强县区第五名。夜东湖文旅消费圈、百花洲文旅街区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这一年,我们持之以恒抓改革、促开放,创新动能有效激发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1005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922个事项实现零跑动办理,全程网办事项874项,全程网办率提升至86.97%,企业群众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压缩至0.13次。优化行政区划,撤销八一桥、公园2个街道,调整裘家厂、南京西路南等12个社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及行政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第一批16处区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划入东控公司,平台企业资产增加1.38亿元,国企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开展五大专项行动”“四大专项治理5政务服务、开办企业、市场监管等方面改革成效凸显,荣获《小康》·2022年度县域营商环境经典案例。探索触发式监管6、沙盒监管7,推广企业安静日,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进,107项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实现免罚”“首违不罚,行政执法更有温度。绿色金融、农业农村、环卫市场化等各领域改革纵深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开放步伐持续加快。深入推进大抓落实年招大引强工作,累计外出招商312批次,对接省外客商1021批次,参加2022年南昌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云签约仪式、进博会走进江西2022世界VR产业大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等系列活动,新洽谈重大项目260个,意向投资总额423.32亿元,新签约重大项目157个,协议投资总额246.41亿元,预计新增入库项目51个,同比增加16个,投资总额100.5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45个。全年预计利用省外项目资金54.1亿元,目标完成比100%,同比增长7.5%,预计实现外贸出口40.65亿元,目标完成比110%,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创新要素持续集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3家,天轴通讯、豫章1号文化科技园分别认定为省级大数据示范企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兰博信产、协达科技等8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8中小企业名单。商标注册2637件,同比增长16.83%;发明专利授权107件,同比增长62.12%。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9亿元。实施吸引10万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行动。创新开展创业大V”品牌创意集市活动,在全省就业培训班进行经验交流。开展线上线下百场校招等各类招才引智活动22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万个。与湖南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建立赣才归巢工作站10个。新引进高校毕业生3600余名,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补贴583万元。推荐申报省高层次人才双千计划9项目12个,其中3个项目成功入选。选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洪城技师6人、洪城工匠”8人,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创新型技能人才培育成果丰硕。

    这一年,我们精益求精提品质、强功能,城市更新扎实推进

    靓丽之城更显颜值。开展旧改征迁历史遗留问题百日攻坚行动,完成紫金城10号、包家巷等8个地块2.65万平方米房屋征迁工作,盘活土地160余亩。昌九客专(东湖段)项目145亩临时用地、121亩先行用地如期完成征迁并交付使用。投入4亿元完成平安小区等5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5万户。投入9400余万元完成42个老旧小区排水主管整治,疏浚155条道路排水管网。新建禁毒广场等5个城市休闲空间;新建三经路277号等社区停车场18个,新增泊位904个;新建公厕4座、改造公厕20座、开放社会单位公厕126座,“10分钟如厕圈基本形成。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6台,376户居民彻底告别爬楼生活。紫金路等3条断头路全面贯通,望江路等14条道路完成白改黑”“暗改亮。历时4年建设的南昌轨道4号线下穿青山路京九铁路桥改建工程即将竣工通车,城市路网微动脉”“内循环更加顺畅。

    文明之城更显气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惠民利民“3+7”专项行动10,投入近600万元实施南昌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千花伴购物公园等6个专业市场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开展违法建设、垃圾广告、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专项治理,拆除违法建设193处、面积6646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18条、空中管线4.6万余米,处理数字城管问题17.17万余件,市容环境整洁有序。深入贯彻《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建设垃圾分类集中投放亭490处,实施187个小区撤桶并点,在全市率先打造完成沿江花园小区等3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马路本色行动提质升级,四位一体环卫作业模式11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考核评比在全市名列前茅。

    卫生之城更显活力。认真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范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管理,辖区大部分“七小行业”均建立卫生组织机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聚焦背街小巷、铁路公路沿线、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工地、河流、城乡结合部及村庄等重点区域,推进我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大力推进“三大治理”、实施“三大工程”,引领带动我区人居环境由基础整治向品质提升迈进,彻底清理社区庭院、楼道房顶、河道、绿化带的卫生死角和杂物,累积整治重点场所4953余个,清理垃圾杂物5468.3余吨。对四害孳生场所进行集中整治,清理孳生地8598余处,封堵鼠洞4300余个,同时对垃圾投放点、卫生死角、下水道、阴暗潮湿地等四害滋生场所进行病媒生物防制药物的投放、消杀,累积投放药物6740公斤,做到全区外环境消杀全覆盖,有效地防止“四害”孳生。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5%以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90%以上和85%以上。9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众人数比例达到30%以上。

    生态之城更显魅力。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成果,构建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生态环境。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施工工地、道路等七大重点领域扬尘治理,加强渣土清运、秸秆焚烧巡查管控,PM2.5平均浓度为30.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3%PM10均值60.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1.3%,空气优良天数达319天,优良率87.4%,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全力打造河湖长制升级版,加强东南北湖、贤士湖水体治理,投资2.4亿元的136个排水单元改造全面完工。八一桥和西河2个国考断面、经开风顺码头省考断面、扬子洲地区饮用水取水口,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类标准。深入打好净土提升攻坚战,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未发生土壤污染事故。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常态长效机制,有力防止督察整改问题回潮反弹”“死灰复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微笑天使江豚安家落户后,林中仙子寿带鸟再现扬子洲,东湖生态再添新名片。

    这一年,我们矢志不渝惠民生、谋福祉,群众生活显著改善

    社会保障日益健全。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17.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6%。投入1110万元实施村(社区)转作风顺民意暖心实事工程,完成469个暖心实事项目建设。14件市区两级票决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4万人,工伤、失业保险参保2.57万人。发放养老、低保、计生等各类社会救助补贴资金2.19亿元。完成五类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15户,建成嵌入式养老院2家、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08家,家庭养老床位增加400张。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466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2.8%,较去年下降0.57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日益繁荣。完成4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和9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新增公办园位670个、普惠性民办园位1260个,学前三项占比12达到96.01%93.57%66.60%,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有效提升。邮政路小学教育集团天骥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新增上学座位1620个,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83%双减工作扎实推进,两项评估考核取得新成效,荣获“2021年度全省党政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考评优秀等次,成为全市唯一连续五年获得优秀等次县区;省高质量发展考核综合绩效评价教育发展考评得分位列全市第二。新增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1315个,盘活医疗床位50张。成功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红色书画展暨数字艺术融合展、东湖区第二届文创艺术节、2022年南昌潮流时装周等文化活动160余场,新建孺子书房”4座,缪敏旧居、励志社南昌分社旧址入选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目录。健康东湖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荣获2019-2022年江西省县(市、区)竞技体育贡献奖第一名。

    社会治理日益完善。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黄赌毒以及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现案侦破率同比上升54%,刑事警情数、治安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31.3%38.1%,命案连续10年全破,电诈发案率同比下降27%,零警情天数超百天,22个社区实现零发案。开展信访积案集中攻坚行动,化解稳控涉疫、涉房地产等各类信访突出问题187件,化解稳控率93%,实现二十大期间零进京访。推进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打造佑民寺、志道堂等一批特色场所,获评第二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小金台社区社会无限合伙人项目荣获《小康》·2022年度县域社会治理经典案例。大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获评全省四星级仲裁院。优化情指勤舆督一体化13新模式,开展新型警力护校园行动,辖区103所中小学、幼儿园四个一工程14建设实现全覆盖,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筑防线、保安全稳定大局全面夯实

    疫情防控精准科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压实五方责任,开展党建引领无疫小区(社区、村)创建活动,评定无疫小区创建示范点144个、示范乡镇(街道、管理处)6个。坚持平战结合,成立4洪城红应急队伍,规划建设70个城中村(开放式居民区)围合区域,完成新冠疫苗接种99.98万余剂次。从快从速应对“3·16”“7·8”两轮疫情,完成区域全员核酸检测77轮次。贯彻落实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建立医疗机构发热诊室87家、便民发热诊室7个,在全市率先派出发热流动诊疗车,为农村地区提供送医送药服务。医疗救治能力全面提升,居民群众健康安全更有保障。

    安全管控精准有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15等重点工作,全力整治危化、消防、燃气、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5721处,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亡人数均下降50%,实现双下降。更换新型一体化井盖450座,安装防坠网351个,增加农村公路安防设施4.5公里,完成27.29公里市政道路和62.5公里庭院老旧燃气铸铁管网改造。开展城镇CD级危房排危整治和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行动,加固维修C级危房45栋,整治D级危房11栋。推进餐饮单位明厨亮灶,打造阳光餐饮,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率和互联网+明厨亮灶率均达100%,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不断强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投入650万元完成救灾物资储备和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风险隐患精准化解。在全市首创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防范金融领域风险宣教品牌,化解非法集资陈案10件,化解数、完结率均位居全市第一。实施大干30保交楼攻坚行动,成功化解苏宁檀悦等7个楼盘涉稳风险。不断规范政府建设项目决策程序和融资举债行为,隐性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开展防溺水专项行动,排查重点危险水域26处,整改隐患40余处,增设防护栏11公里、救援设施100余套,实现中小学生溺水事故零发生。积极应对夏秋冬连旱灾情,投入212万元,清理抗旱沟渠84条,新增外河抗旱设施9台,配合实施赣江南昌段(西支)临时抬水围堰应急工程,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助力晚稻稳产丰产3074亩,新增油菜扩种610亩,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和粮油安全。

    这一年,我们驰而不息转作风、树形象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权力运行高效规范。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主动接受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率100%。畅通政务公开渠道,扩展公开领域,全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十县百乡建设,成功举办首届政府开放周活动,累计公开政务信息1.1万条。扎实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动,过好紧日子、算好经济账,一般性支出预算减少734万元,同比下降5.4%三公经费预算减少180万元,同比下降13.7%。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完成各类审计项目37个,查出不规范资金2.62亿元,挽回财政资金213.6万元。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0件、政协提案145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行政服务高效便捷。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受审分离新模式,梳理免证办理事项484个,政务服务效率全面提升。146个涉税事项实现一次不跑非接触式办税率达90%以上。深入实施365天错时延时预约服务,拓展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打造“10分钟办税便利圈”“10分钟医保服务圈”“社保一体化服务圈,企业群众实现随时办”“快速办。大力开展暖心护企行动,走访市场主体2.7万家,助企纾困政策兑现7.4亿元,惠及企业7960家。为393户承租区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2135.6万元,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渡过难关。

    作风建设高效务实。深入开展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大力实施“4+X”专项整治16股长作风建设提质增效百日行动,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作风建设见实见效。受理信访举报124件,处置问题线索80件,开展谈话函询21件,立案审查调查7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8人,采取留置措施9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开展四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查处四风问题1518人,查处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460人。畅通政府与群众互动渠道,受理问政江西问题165个,办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群众诉求3.5万件,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超99%

    与此同时,双拥共建、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侨务、机关事务、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红十字、慈善志愿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一年来,我们众志成城战疫情、齐心协力谋发展,各项事业在爬坡过坎中稳步迈向新台阶,谱写了逆境中奋进、转型中发展的崭新篇章。我们深知,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离不开全区广大居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驻地部队、政法干警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东湖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前进道路上,东湖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实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偏少,发展质效亟待提高;土地供给能力有限,城市功能品质不优,营商环境改革任重道远,发展的承载力、吸附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公共服务存在薄弱环节;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维稳等领域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充满挑战;少数单位和干部服务意识、担当精神、落实能力还不够强,行政效能、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根据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东湖,为助力六个江西建设,助推全市打造一枢纽四中心和实现两个大幅提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力争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

    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发扬的精神,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铆足敢抓敢干、敢闯敢拼的劲头,持续打好扩投资、促消费、稳实体组合拳,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夯实产业新支撑。加快构建“3+3+N”服务业产业体系17,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暨首贷续贷中心。积极推动乡村花卉、果蔬、养殖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和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发展,依托扬子洲江豚生态资源优势,打造集民宿、餐饮、旅游、文创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文化村落。全力实施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打造核心商圈、建设社区商业、传承老字号品牌,以大宗商品消费季为统领,开展全民参与、重点行业带动、多渠道拉动的促消费购物节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推动南昌武商广场、江旅都市方舟等商业项目尽早开业,引入国内外首店+首发品牌,打造全市消费中心城区。加快培育云上夜经济,形成1-2个具有烟火气、东湖味、时尚潮、高品质的地标性夜东湖生活集聚区,全力塑造全省知名夜间经济品牌。

    点燃项目新引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打好项目大会战,扎实开展项目为先,大干快上攻坚推进行动,做好项目建设和储备工作。2023年计划实施重大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516.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7.56亿元,项目数量、体量和年度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6.58%13.3%38.78%,其中申报列入省大中型建设项目10个、市重大重点项目30个,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积极抢抓政策窗口期,务实高效推进项目、精细服务保障项目,大力推进赣电中心、南昌0728、中骏世界城等产业项目,以及东湖春天、贤湖雅苑等安置房项目建设,持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水环境治理、断头路打通等城市建管项目,加快建设育新学校教育集团紫金校区等一批校建工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全面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培育数字新经济。围绕数字兴业、数字赋能、数字治理主题,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向各行各业、各领域广泛渗透,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区域供给质量和水平,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围绕数字经济创新特色区建设目标和一中心四片区18发展格局,瞄准“1+2+4”主攻赛道19深耕细作,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础赛道,打造全市医疗、商贸、政务、通讯服务软件聚集中心。以婧麒服饰、都市虹猫直播商城产业基地为龙头,着力招引一批直播电商、直播供应链企业,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壮大。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诊断、数链招商、元宇园” 3大应用场景建设和运用,扩展更多具有东湖特色的应用场景,全面建设数字文创、数字健康、数字商贸、数字教育集聚区,努力成为全市数字赋能产业标杆城区。强化人才保障,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积极探索专项产业基金政策支持,精准实施一产一策,全面构建数字经济产业最优生态体系。

    (二)激发的动能,推动改革创新纵深迈进

    运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思维、创新的举措,不断破除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难点,着力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东湖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加快改革新步伐。发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推动更大力度、更多方位、更深层次改革。全面推广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六多合一集成式审批改革,持续压缩工程项目审批时限。深入推进通用综合窗口受审分离模式,升级拓展赣服通5.0版东湖分厅功能,让更多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强化数据互联互通,加快构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运行机制,使群众和企业办事从找部门转变为找政府,提升政府服务及治理效能。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行动,纵深推进科技、文化、人才、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市域治理等各领域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发展新活力。

    打造开放新高地。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机遇,以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世界VR产业大会、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活动等重大活动平台,开展一系列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活动。紧盯高大上+链群配企业精准发力,推动北京字节跳动、58集团、海拍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腾讯(长沙)智慧产业部等一批中国500强、特大型央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落户东湖。挖掘落户的国内外500强、央企、独角兽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等母公司或关联企业潜力,推动企业主辅分离、增资扩产、新上项目,通过供应商大会、链主引荐等招商方式,引进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构筑竞争新优势。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开展技术攻关,全年区级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2.0%以上。继续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力争新增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持续抓好南昌人才10落地见效,开展吸引10万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工作,选培更多洪城故事汇”“洪城技师”“洪城工匠。提档升级豫章1号科技文化园,打造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融合推动人才服务中心与人力资源数智产业园同步实施,推广人才优服平台,持续强化政校企合作,做优赣才归巢人才工作站,打造“东湖人才服务圈”,唱响东湖“创业大V”品牌,成为强省会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三)坚持的标准,推动城市面貌精彩蝶变

    围绕南昌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目标,加快融入中兴城市发展战略、大南昌都市圈发展格局,加强与余干县城市发展互动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塑造城市新形象。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投资3.2亿元,对朱家湖社区等38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管理规范、和谐宜居的美丽幸福小区。加大城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管网和扬子洲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排水单元项目建设。充分整合零散闲置土地资源,新建城市休闲空间3个、社区停车场12个,新增社区停车泊位780个。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5台。实施总投资7700万元的龙沙路等5条断头路贯通工程,打通城区微循环。推进城市道路配套市政消火栓建设,积极开展厕位行动,新建公厕5座,改造公厕20座,开放社会单位公厕150座,让群众生活更安全、更便利、更舒心。

    拓展城市新内涵。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高效推进城市运转、管控和服务。坚持以市容环卫大提升、市政设施大整修等八大重点领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农贸市场、交通场站、铁路沿线、背街小巷、社区庭院、窨井盖、围墙围挡、裸土绿化等专项整治。全面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持续实施洗城行动、马路本色、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十大不文明交通行为等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扎实推进两整治一提升行动20,推动12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高水平打造都市乡村、田园城市的标杆样板。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优化城市新环境。实施新的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强化四尘”“三烟”“三气21精细管控,推动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力争PM2.5稳定在31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强化河湖沿线水质污染防治,坚决抓好扬子洲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巩固八一桥、西河2个国考断面和经开风顺码头省考断面类水质,赣江南支青山湖电排站省考断面不低于类水质。加大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力度,强化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做好迎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和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四)兜住的底线,推动民生福祉大幅改善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擦亮民生新底色。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深入推进转作风顺民意暖心实事工程和七位一体民生建设三年行动22,着力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以看得见方式、摸得着实惠回应群众期待。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规范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加大孤儿、残疾人、特困供养人员服务和保障力度。全面启动智慧医保村村通工程,打通城乡医保联网结算最后一公里。规范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和住房租赁补贴管理,提高住房服务和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有就业意愿的重点帮扶群体,全面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打造区就业关爱帮扶中心,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努力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九连冠

    提升服务新温度。持续唱响学在东湖教育品牌,大力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全面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加快推进育新学校教育集团紫金校区、豫章小学教育集团光明校区建设,实施滨江学校、扬子洲学校、豫章小学教育集团紫金校区等7所校园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消除义务教育大校额,坚持100%划片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双提升。持续深化双减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创建全市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验收县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再建3孺子书房,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馆—分馆—服务点”体系建设,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社区。继续举办第二届江豚湾市民艺术节、非遗年货节、迎春花市等主题活动,持续增强文化软实力。

    书写幸福新答卷。深入推进健康东湖行动,加快区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综合业务大楼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建全省中医药示范区、健康促进(县)区。按照乙类乙管总体方案要求,保健康、防重症,抓细抓实医疗救治资源准备,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工作,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地见效,增加托育服务供给。积极探索适老化改造,持续做好政府购买80岁以上老人两小时养老服务、经济困难等五类老人养老服务、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3个提升行动项目,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打造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推动一园一场一中心23以及室外灯光篮球场地建设,全面提升群众健康幸福指数。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系统谋划,群众普遍有感,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遴选了13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24提请人大代表票决。我们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实事,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群众。

    (五)夯实的基础,推动社会局面安定和谐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忧患意识,筑牢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抓好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守住安全新屏障。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三包监管机制,不断深化燃气、危化、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自建房和城镇CD级危房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减少一般事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安全宣传教育和集中培训等活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培养安全生产专业型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应急处置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持续完善基层应急体系,推动乡镇(街道)实现八有25,行政村(社区)实现六有26,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实行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工作机制,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底线,助力南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防范化解新隐患。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违法行为,实施非法集资陈案清零攻坚战,化解非法集资案件存量风险。加强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坚决执行隐性债务化债数据核查长效机制,坚持遏制增量和处置存量并举,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隐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持续巩固保交楼专项行动成果,压实房地产企业主体责任,稳妥化解处置房地产项目逾期烂尾风险,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实施扬子洲地区中心渠道提升改造,健全完善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巩固治理新成效。建立党建+信访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基层党建力量划分最小治理单元,打造党建引领、全民参与、联防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入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大力推行互联网+市场监管模式,推进智慧平安医院、智慧平安校园、智慧平安社区、智慧矫正中心、智慧民意体系等建设,加快形成数字化治理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基层派出所八个一勤务机制27,全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六)锤炼的作风,推动政府效能全面提高

    始终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政府,推动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扛起法治新担当。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8,持续提升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能力。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完善议事规则,有效提升政府依法决策水平。扎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政府开放周活动,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地履行职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高效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全力打造阳光、透明、高效的法治政府。

    展现政务新作为。加快政府治理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更新、体制机制革新,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完善守信践诺和失信惩戒机制,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积极落实一线工作法,弘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务实作风,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始终把功夫下在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健全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为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掷地有声、落地见效、群众满意。持续打造无事不扰、有呼必应营商环境品牌,深入开展暖心护企和市场主体大走访活动,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建设覆盖全区的企业服务平台,实现企业诉求解决、在线咨询、在线评价、政策兑现等多种功能,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高效服务。

    涵养勤廉新风尚。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4+X”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和股长作风建设成效,常态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油松痞”“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把忠诚干净担当具有六种鲜明特质的四有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畅通企业群众问政江西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诉求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紧盯民生保障、项目建设、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审计监督。带头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持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奋楫扬帆再出发,笃行不怠启新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东湖,为南昌打造一枢纽四中心、实现两个大幅提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五个东湖指创新东湖、智慧东湖、健康东湖、人文东湖、幸福东湖。

    2.企业上云:指企业通过高速互联网络,将企业的基础设施、平台、业务等部署到云端,利用网络便捷地获取计算、存储、数据、应用等各种服务资源,有利于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构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生态,促进制造业全过程、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优化,提升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水平。

    3.映山红行动指江西省政府牵头开展的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意寓着传承江西红色基因,让江西的上市企业如映山红一般,迎春绽放,星火燎原,红遍赣鄱大地。

    4.四上指资质以上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5.五大专项行动”“四大专项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即开展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涉企服务优化、作风建设监督问责专项行动。四大专项治理,即治理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投标领域问题、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6.触发式监管:指一种新型监管机制,也就是所谓的宽松型监管。政府部门为相关市场主体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设定不可逾越的监管底线。一旦企业触碰监管底线,即启动监管执法。

    7.沙盒监管:指先要划定一个范围,对在盒子里面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同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子外面,属于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并由监管部门对运行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管,以保证测试的安全性并作出最终的评价。

    8.专精特新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特征的中小企业。

    9.双千计划指用5年左右的时间,面向海内外重点引进1000名左右高精尖缺优秀高层次人才和100个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面向江西省内重点培养1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引领创新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0.“3+7”专项行动:三项考评强基础”+“七大整治提素质,即围绕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性所站建设、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三项重点、难点工作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七大不文明行为,通过一年时间的正面宣传、专项整治、考核评比、协调调度,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打牢创建工作基础。

    11.四位一体环卫作业模式:机械清扫+道路洒水+道路洗扫+人工保洁四位一体的环卫作业模式。

    12.学前三项占比根据《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文件要求,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13.情指勤舆督一体化:指公安部门指挥中心瞄准实战化需要,紧紧依托智慧赋能数字指挥机制,推动构建情报精准制导、指挥扁平高效、勤务紧跟实战、舆情同步处置、督导检查托底的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合成作战模式。

    14.四个一工程:指在校园门卫室增设或完善一个安检门、一键报警器、一组存储柜、一间会客室,最大限度减少校外人员进入校区,确保进入校区人员的随身物品不构成校园安全隐患。

    15.打非治违指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的专项行动。

    16.“4+X”专项整治:指针对油松痞小鬼难缠中梗阻以及脱离群众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4个方面共性问题和行业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17.“3+3+N”服务业产业体系:指做强做优金融、物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三大优势生产性服务业,全力壮大商贸、会展、文化旅游等三大品质消费性服务业,积极培育会计审计税务和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服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等若干高端专业服务业。

    18.一中心四片区一中心,即通过数字创新技术搭建平台,创建元宇园” 中心。四片区,即围绕招商东湖意库为中心打造以数字内容产业为集聚的东片区,围绕南昌武商广场为中心打造以数字商贸、数字健康产业为集聚的南片区,围绕豫章1号文化科技园为中心打造以数字文创、数字教育产业为集聚的西片区,围绕七里产业大厦为中心打造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为集聚的北片区。

    19.“1+2+4”主攻赛道:指软件信息服务业基础赛道,元宇宙、信息安全和数据服务2条新兴赛道,数字文创、数字商贸、数字健康和数字教育4条融合赛道。

    20.两整治一提升指农村路域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特色产业提升。

    21.四尘”“三烟”“三气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运输扬尘、堆场扬尘四尘;餐饮油烟、烟花爆竹硝烟、露天焚烧烟三烟;工业企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废气三气。

    22.七位一体民生建设三年行动:2021-2023年,集中力量解决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全面实现劳有厚得、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

    23.一园一场一中心:根据《南昌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 年,建有一个体育公园、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

    24.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东湖区城市交通(断头路)畅通工程;区属校园(滨江学校、出新幼儿园香江佳苑分园)改扩建提升工程;城市休闲空间;两整治一提升行动项目;孺子书房建设项目;南湖周边岸线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东湖区排水单元整治改造项目;董家窑街道五纬路社区邻里中心(董家窑农贸市场);区就业关爱帮扶中心项目;区属中小学校护眼工程;智慧公厕建设项目;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项目。

    25.八有指乡镇(街道)实现有机构、有经费、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有示范创建

    26.六有指行政村(社区)实现有经费、有固定人员、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有隐患台账

    27.八个一勤务机制:指每日一调度、每日一巡查、每周一研判、每周一走访、每月一检查、每月一练兵、每月一谈心、每月一小结的勤务机制。

    28.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的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的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制度。

    关联稿件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