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c365109--2020-0083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东湖区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10-02-25 14:20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公开方式:
    分享到:
    2010年东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 浏览量:
    •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月13日在东湖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东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郭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开拓创新  积极应对

    区域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协调发展

    2009年,是不平凡、不寻常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三保一弘扬”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一个统一、两个率先、三个到位”工作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创新思路求突破,狠抓重点破难题,大力实施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三大工程”,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GDP271.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8.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5%、15.5%。

    (一)围绕实践科学发展,积极创新工作理念

    以项目为核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财源、抓后劲”的理念,梳理出110个“三大工程”推进项目、60个重点调度项目,全面实行项目推进。宁波名品直销中心等23个经济发展类项目、完善方志敏陈列馆设施等23个社会事业类项目、一纬路道路排水改造等6个基础设施类项目全面完成,一批新的项目顺利落户。 

    以财税贡献为标准衡量经济发展成效。按照“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相统一”要求,制定《东湖区经济大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和《东湖区经济大发展工作考核办法》,构建全区动员、全员参与的“大协税”工作格局。出台《关于对税源信息实行动态管理的实施意见》,开展“洗街洗楼”税源普查和漏征漏管专项治理行动,建立协税护税工作调度会、财税工作联席会、零星建安税协助代征等制度,积极保税增税。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取得渣打银行、大新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江西沃尔玛的国税征管权,并在全市率先对蓝天碧水商圈、紫金城商圈实行税收封闭式征管。2009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4.9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45%、12.8%。

    以节庆活动为平台拉动人气繁荣商贸。在全省首次举办由政府组织,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为目的的“东湖春天”购物节,加盟商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8%,实现“经济得发展、商家得赢利、百姓得实惠”的多赢。举办东湖区第八届金秋经贸活动月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会暨台商东湖行活动,搭建了加强交流、增进合作的平台。承办第二届中国辣文化美食节,推介东湖餐饮企业和餐饮品牌。举办国庆游园灯展活动,受到市民广泛好评。2009年东湖区现代服务业基地被确定为省级基地。

    以动态管理为抓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全市城区率先实施“数字城管”,实现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按照“政府引导、居民自愿、单位支持、分类实施”的原则,在苏圃路等3个住宅小区启动物业管理进驻试点工作,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推行市场化运作,将区管公厕的清洁维护权和建筑渣余土清运业务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以市民文明素质宣教为主导创新社会文明创建模式。制定《东湖区市民文明素质宣教工作实施方案》、《东湖区2009年下半年市民文明素质宣教工作计划》,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你我行”等多项市民文明素质宣教活动,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2009年东湖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县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区”;百花洲街道荣获“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志愿服务贡献奖”。

    (二)围绕推动协调发展,切实找准工作关键

    致力于拓展发展空间,狠抓开放型经济发展。组建区经济办,明确26个招商引资责任单位,构建“规范统一、责权明确、专兼结合、全面推进”的大招商格局。出台《东湖区重大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实施方案》,对重大项目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全年引进外资企业9家、内资企业72家;实际利用外资7300万美元、内资11.97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25%。

    致力于繁荣都市经济,狠抓特色街区打造。突出提升八一广场中央商务中心和胜利路精品商业中心功能,巩固提升叠山路、象山北路、民德路三条商业街业态调整成果,积极启动新型专业特色街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商贸氛围更加浓厚。大力推进城北片区新型商业街区开发,蓝天碧水购物广场全面开业,入驻商家270余家,商业使用面积近8万平方米;紫金城商业开发取得进展,2家企业已正式营业,10余家企业即将营业。

    致力于提升形象,狠抓设施功能改造。启动出新路等精品街巷打造,推进规划六路建设,完成一纬路、赣桥南路、规划三路、规划八路改造。全力配合阳明路改造,完成四经路口、智通广场、南大一附院急救创伤中心等地块拆迁。实施中山路、阳明路、象山北路、洪都北大道、八一大道等5条主干道店招改造和省电力调度大楼等4个节点综合改造工程,对八一大道、赣江东岸沿线建筑物进行亮化。改建、新建花园角、福州路两家集贸市场,成为全市优秀工程。稳步推进蛟溪岛“一大四小”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圆满完成污染源普查,妥善处置“三湖”水体污染事件。

    致力于改善民生,狠抓民生工程推进。投入资金9301万元,基本完成既定的各项民生工程。率先在全省建立科普安全教育示范基地——东湖区科普安全宣教中心,该中心被评为全国消防科普基地。建立社区考核奖励机制,完善社区家政服务网络,大力推进精品社区建设,2009年东湖区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火神庙社区、光明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施了环丘街等5个片区低洼危旧房消防设施改造。率先在全省组建“孝心关怀部”,深入探索“银发无忧”爱心工程,开办“缘爱老年公寓”,社会化养老进程不断加快。全面推进社区公共卫生“一卡通”服务,累计为40.6万辖区居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率先在全省启动“健康121”行动和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工作,获得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大力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完成白内障手术1190例、唇腭裂手术52例。较好地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致力于解决群众诉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开展平安东湖创建和信访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稳控”专项治理,建立信访维稳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中央信访工作督导组的肯定。加强应急教育和安全生产工作,创办全国第一份县区级消防刊物《东湖消防》,开展“守护60”等6个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代表全省接受全国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受到好评。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全年共破各类案件5449起。强化社会面管控,在重点部位安装867个摄像探头,建立105个警用爆闪灯,设置20个警情卡点,组织10支巡逻队伍,可防性案件同比大幅下降,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三)围绕实现率先发展,全面展现工作亮点

    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引进全省首个屋顶太阳能发电项目,新奥燃气项目进展顺利,新型能源建设初显成效。引进赛络科技项目,成为国家工信部全国信息化工程司南昌唯一授权考试中心。组建安博泛美服务外包产业园,被确认为全市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园。引进南昌东湖捷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九江银行等金融企业,全区入驻金融法人机构总数达40余家,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凸显。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做大做强,为企业新增贷款担保3亿余元。举办首届政银企对接会,现场完成贷款及授信总额40亿元,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区域发展空间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东湖(安义)、东湖(桑海)工业园建设,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新增落户工业项目3个,金凤凰建材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飞地经济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

    楼宇经济扩张达到新高度。大力扶持西格玛、筑城奥斯卡等重点楼宇发展,全年共引入包括江西泰明实业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总部在内的企业90余户,完成楼宇招商面积6.37万平方米,全区楼宇商业面积突破60万平方米。

    推动扩大就业开辟新途径。在全省率先将“就业直通车”开赴异地,在企业与返乡农民工之间搭建桥梁。建立专业职业指导室,强力推出“春风行动”一揽子就业援助帮扶活动,提高困难人员就业率。在南昌市新瑞祥陪护中心等7个企业建立青年职业见习基地,举办大学生就业论坛,招聘21名大学生赴社区工作,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924人,城镇就业率95%,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展现新成效。科技工作不断加强,2009年东湖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推进阳明学校建设,土建工程已完成。实施邮政路小学与凤凰坡小学合并,放大名校效应,均衡化配置教育资源。2009年东湖区代表全省参与全国“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研讨和首届香港与内地校长论坛,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培智学校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并接受全国特教现场会观摩。建立南昌瓷板画传习所和青少年培训基地,南昌瓷板画被评为全省名牌旅游商品;文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选送节目先后获第三届新加坡国际艺术大赛特等奖、银奖、铜奖,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合唱节“红梅杯”金奖,第二届中国故事节少儿故事会表演赛优秀奖,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少儿表演A组金奖;完成农家书屋建设,打造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建成方志敏爱国事迹陈列馆,方志敏广场教育旅游功能更加完善。在全省首次通过服务外包降低“四害”密度,有效控制病媒传播疾病发生。承办“东湖杯”中澳国际女篮挑战赛、“东湖·一兆韦德杯”全国围棋甲级联赛等国家级赛事,开展“万众欢乐迎国庆、全民健身展风采”等系列活动,2009年东湖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继续巩固“源头互动、区域协作”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机制,率先在全省推出人才市场流动人口一站式计生管理新模式,打造生育文化园,成功承办全省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经验交流会。

    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新提高。落实居民医保惠民政策,城镇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完善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413.8万元和各类补贴377.8万元。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全年累计救助1472人次,救助资金268.2万元。认真做好申请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组织协调工作,全年共产生452户经济适用房(实物)中签家庭和807户货币补贴中签家庭,审核通过廉租房补贴申请1870户。

    政府自身建设开创新局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政府,2009年东湖区被评为“全国贯彻实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先进单位”。自觉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2件、政协委员提案80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严格执行《东湖区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规定(试行)》,聘请9名经济发展顾问和2名法律顾问,不断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年”建设,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行政执法职权梳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狠抓工作落实,成立政务督查督办领导小组,开展政务督查50余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出台《东湖区系统、街道、区直单位经营性房产租赁管理规定》、《东湖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东湖区科技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狠抓厉行节约,深入开展治理小金库工作,推动权力透明行使。

    积极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2009年区人武部被评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人防、统计、审计、档案、工商、质监、税务、土地、执法、老龄、双拥、对台、红十字会、助残、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是迎难而上、勇于突破的一年;更是昂首跨越、成效卓著的一年。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归功于各位代表、委员的依法监督,鼎力支持和帮助;归功于广大驻区单位的关心帮助,归功于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的勤奋工作。在此,我谨代表东湖区人民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东湖发展、支持东湖崛起、致力东湖繁荣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的压力依然较大;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任务依然艰巨;破解城市管理、社会稳定等难题的办法还不够多;少数单位、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工作效能仍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主动学习现代经济知识的意识不强,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坚定信心 加倍努力

    全力推动东湖繁荣板块新跨越

    2010年是我区推进“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实现东湖繁荣板块新跨越的关键之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形势仍复杂多变。但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加上去年以来省市逆势上扬的喜人发展态势,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难得机遇。为此,我们要冷静观察,科学研判,把各种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利好因素分析得更透彻一些、把应对之策谋划得更周密一些,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挑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策应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紧紧围绕“三区”目标不动摇,按照保增长、调结构、蓄势能、打基础、上水平的要求,坚持以创新思路促全面履责、以完善机制促活力增强、以重心下移促管理提升、以改善民生促和谐稳定、以转变作风促优化服务、以目标考核促争先创优,加速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努力推动东湖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11%;

    财政总收入16.46亿元,增长10%;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21亿元,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亿元,增长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33亿元,增长35%;

    实际利用外资8030万美元,增长10%;

    实际利用内资13.15亿元,增长10%。

    要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始终坚定信心,积极整合资源,着力创新思路、不断完善机制,大力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坚持开放强区主战略。坚持“三产富区、开放强区”主战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核心战略,充分发挥东湖区位、人才、信息等优势,推动大招商向招大商转变。加大对世界500强、国内200强企业的引进力度,大力推进紫金城等重大项目招商开发,着力引进发展潜力大、产业链条长的大项目。尤其是对重大投资项目,成立专门队伍,跟踪对接。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精心组织好金秋经贸活动月等招商活动,积极外出开展小分队专题推介。主攻现代服务业招商,加强以银行业和保险业等为重点的金融产业招商,巩固金融服务业核心区地位;突出引进一批品牌响亮、业态先进、税收贡献高的优质商贸企业,抓好生产要素交易平台建设,带动传统商贸业升级;扶持安博泛美服务外包产业园做大做强,大力引进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等服务外包项目。推动传统招商向现代招商转变。强化招商干部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行中介招商、代理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注重引进招商中介机构和加强驻点招商,提高招商成效。落实重大项目代办服务制度,加强与落户企业联系,主动服务、引导辖区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存量资产开发。

    (二)决战项目建设主战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特色包装项目。结合全区经济结构特点和资源特色,充分发挥区经济顾问作用,注重征询专家学者意见,积极策划、包装、储备一批起点高、标准高、效益高的项目,并实施动态管理。主动出击争取项目。用足、用好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摸清、摸准市场需求,特别是要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和推介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大力主攻重点项目。将青山湖西岸建设作为进一步繁荣城北片区、提升东湖实力的重大战略项目,摆在全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集中精力,加大投入,精品规划,积极启动,强势推进。强化责任推进项目。全面推行“申报类项目组建专业队伍对接、建设类项目指定专门部门服务”的工作模式,狠抓项目调度,注重一线解决问题,不断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服务,努力形成区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办牵头调度、各责任单位全方位服务的项目工作机制,实现“项目不停顿、发展不减速”。

    (三)坚定商贸提升主方向。按照“做精传统商贸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定位和“核心城内突出调优结构、核心城外突出做旺人气”的区域定位,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扩大消费。推动商业繁荣升级。以优质服务为抓手,巩固提升八一广场、胜利路步行街等传统核心商区地位,做强龙头。以打造出新路为重点,推动胜利路“非字型”商业街区建设。以“准确定位、优化环境、招引龙头、提高效益”为重点,继续推进民德路、叠山路、象山路业态转型,实现街区环境、商业品味、经济效益整体提升。按照“结合实际、彰显特色、一街一品、注重实效”的要求,积极推进福州路、豫章后街、榕门路等一批新型特色商业街、专业街建设。同时,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探索核心商区“行业准入”制度,推进产业升级。打造商务节庆品牌。按照“节庆搭台、经贸唱戏”的理念和“扩充内涵、形成品牌”的要求,在办好第二届东湖春天购物节的基础上,再主办、承办2—3个商务节庆活动,努力打造出“在全市有份量、在全省有影响”的特色商贸节庆品牌,提升东湖商贸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快个私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江西师大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作用,激发创业热情。积极扩充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发挥东湖捷信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平台作用,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积极组建行业协会,推动企业良性竞争、合作共赢。

    (四)盯紧楼宇经济主阵地。结合城北片区控规修定,制定东湖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开发建设一批。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和“增加公建、减少商住”的要求,招引、新建一批新的优质楼宇。尤其是已立项、或已列为重点项目的青山南路低洼危旧房改造、胜利路交通银行周边改造等项目,必须加快建设。改造提升一批。硬件方面:通过政府主动介入,引导各方力量参与,抓好停车、通讯、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加强对楼宇物业公司规范管理的指导。注重关口前移,引进优质企业开发楼宇。软件方面:强化服务比优惠更重要的理念,认真抓好楼宇项目跟踪服务,完善区楼宇经济辅助决策平台,建立“一站受理、限期办结”责任制、重点楼宇领导联系制等制度,不断完善楼宇服务体系。招商推介一批。按照“多招省级总部、力争全国总部”的要求,制定出台差异化奖励政策,引导业主按楼宇产业定位招商。积极发展以总部企业为对象的独栋式商务楼宇及融商务办公、酒店、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复合型商务楼宇,积极促进相同行业企业聚集发展,发展专业化、特色化商务楼宇。

    (五)打造工业园区主平台。围绕“跳出东湖谋发展、用活资源抓项目、借助异地增效益”的思路,大力推进飞地经济发展。以项目为重点,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服务好金凤凰建材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大力推动鑫厦钢构等一批落户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加快东湖(桑海)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招商,努力扩大园区规模,做大飞地经济总量。

    (六)用好财税征管主抓手。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财税增收为目标。大力培植税源:坚持壮大支柱税源、巩固现有税源、培育后继税源与发展新型税源并举,认真落实国家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培植和巩固税源。切实加强征管:整合财税、工商、街道等力量,紧盯重点税源项目和主要税种征收不放松,结合实际推行参数定税和委托代征,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全面运行税源动态管理平台,提高税源建设实时监测能力,优化财税工作考核方式,增强全区上下协税护税积极性。

    (七)创优繁荣城区主品牌。以完善功能和提升形象为重点,建管并重,致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繁荣城区。

    完善城市功能。全力做好地铁一号线站点(东湖段)拆迁工作,以此为契机,大力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发挥区城投公司融资平台作用,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大力推进青山湖西岸等项目建设,推进新一轮老城区开发。以精品路建设为重点,对永外正街、四经路等道路进行排水管道、摊铺沥青改造;对出新路、二七北路等道路进行道路、建筑立面、亮化综合改造;有序推进规划一、四、六路建设工程,全面拉开滨江路网框架。

    优化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按照“见缝插绿”、“拆墙透绿”要求,重点打造二经路、新公园路等一批精品园林景观示范路,建设一批街头绿地和环境优美社区;加快蛟溪岛“一大四小”绿化苗木基地和富大有堤绿化建设,认真抓好八一公园三期改造和贤湖村“省级优美乡村”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品位。积极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大力抓好污染源普查和节能减排,注重辖区沿江、环湖水质维护,强化企业违法排污专项整治,不断改善城区生态环境。

    精细管理城市。强化两项制度:一是强化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强化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制度。出台《东湖区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考核制度》,明晰责任,奖优罚劣。实施三个转变:一是从治理少数地段脏乱差向提升城区整体形象转变。突出打造象山北路、中山路、八一大道、阳明东路四条严管示范街,大力实施南京西路、洪都北大道、青山南路店招改造,继续开展景观亮化工程和化粪池整治“绿色便民通道”活动。二是从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推广老城区物业管理试点经验,坚持公厕清洁维护和建筑渣余土清运业务公开招标,引导市民和社会专业机构参与城市管理。三是从一般号召向推动市民文明行为养成转变。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交通”、“文明举止”等群众性创建和宣教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养。

    夯实基层基础。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进一步理顺街道社区与区直单位的权责关系;认真落实《关于年度优秀社区、满意社区的评选与奖励办法(暂行)》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职能定位,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基层工作活力。

    (八)突出改善民生主旋律。坚持以人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大力办好七个方面、60件实事。

    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办好7件实事:1、进一步扩大城镇就业,新增就业9350人,城镇就业率达到94.5%以上。2、为就业困难群体购买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新增“4050”人员就业150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3、加强就业培训。省内工业园区定向培训100人,创业培训300人。4、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完成小额担保贷款2200万元。5、以提供粮油食品配送为依托,建立2个社区再就业孵化基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创业就业服务。6、建立东湖区校园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项目论证、小额贷款等服务。7、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训练基地,采取免费技能培训、设立大学生创作设计工作室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能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办好3件实事:1、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12700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额达到3380万元。2、提高失业保险统筹水平,参保人数达8300人,全年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23万元。3、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7690人,农民工参保人数达630人。

    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办好11件实事:1、按照全市统一要求,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标准。2、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率巩固在80%以上。3、提高20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补助标准。将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25元,城镇月平均生活补助水平达225元。4、提高城镇“三无”群众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00元。5、完善城乡临时救助。对因临时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城乡低保户、城乡低保边缘户实行临时救助。6、完善因自然灾害死亡人员抚慰金制度。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抚慰因自然灾害死亡人员家属。完善去世特困群体遗体免费火化制度。7、提高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按照上年度人均收入80%发放,城镇义务兵优待金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30%发放,适当提高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金标准。8、投入200万元,完善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开展“邻里助老进万家”行动,志愿者与老人结对帮扶,上门为孤老、单身独居老人提供服务。9、扶持建立1—2个社区居家养老温馨之家,帮助1—2个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扩大规模,为更多老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10、为200名居家老人发放13.5万元的居家养老服务券。11、全面完成10个街道(管理处)法律援助工作站和108个社区、村(家)委会法律援助联系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法律援助体系。

    加大医疗保障力度。办好13件实事:1、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参保人数达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8000人,城镇居民7.2万人(含城镇中小学校学生2万以上)。2、落实城乡医疗救助配套资金50余万元,资金使用率达到90%。3、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将城乡低保边缘户和新增四类优抚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并适当提高救助标准。4、加大残疾人康复帮扶力度,建设3—4个社区康复服务站。5、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为贫困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实施免费手术。6、扩大儿童一类疫苗接种范围,国家规划免疫疫苗免费接种率达100%,“五苗”常规接种率达90%,新增疫苗接种率达80%。7、将“优生四项”检测纳入免费婚检范围,提高婚检率。8、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延伸到农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9、投入资金696万元,为低保户等“四类人群”免费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10、大力实施慢病防治工程,开展第二批全国“糖尿病自我管理”试点工作。11、积极争取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资金800万元,扎实推进董家窑街道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12、全面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成果,投入50万元,在每个街道建设一条健身小道。13、建设药品销售实时监控系统,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完善计生工作机制。办好5件实事:1、建立农村纯女户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办理补充养老保险。2、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奖励扶助年满60周岁夫妇每人每年720元。3、投入资金50万元,切实做好独生子女爱心保险工作。4、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最高为1200元的扶助金。5、投入资金160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开展环孕检、生殖健康、孕前优生等检查服务。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办好7件实事:1、投入资金700余万元,继续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2.6万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饮用水。2、继续对全区家庭贫困学生和患有重大疾病学生发放扶贫助学基金,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3、完善多渠道筹资助学政策,广泛发动企业、社会团体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4、安装社区体育健身路径器材50件,新增设群众健身活动场馆5个。5、加强贤湖村、永和村、七里村、长巷村农家书屋建设,增加图书存量,完善农家书屋设施。6、完善流动电影院播放设备,增加放映场次,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7、完成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完善街道、社区配套设施,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图书服务。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办好14件实事:1、投入500万元,进一步改造提升八一公园整体环境。2、加快推进低洼地改造工作,实施2—3处片区低洼危旧房改造。3、完成新建2个500平方米以上的社会车辆停车场。4、投入资金10万元,建设10个社区消防自防自救点。5、继续推进集贸市场改造,升级改造2个集贸市场。6、逐步推进间距路、社区庭院、楼道路灯安装,方便群众生活。7、新增5—10个老城区物业管理小区,优化居民生活环境。8、新建街头绿地、小广场10—15处,提升城市品味。9、逐步推进社区绿化美化,完成20个社区绿化美化。10、关心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维修改造农村危房30户。11、进一步加快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提升“12343”社区服务水平。12、积极为住房困难群众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申购帮扶。13、建立东湖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打造多功能的妇女、儿童教育活动基地。14、开展贤湖村 “省级优美乡村”创建工作,优化农村环境。

    (九)唱响协调发展主基调。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繁荣。

    积极推进科技惠民。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打造首个“社区科普工作站”,推动科技型社区和防震减灾教育示范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普安全宣教中心的平台作用,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普基地。

    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积极创建全国“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启动滨江学校改扩建工程。继续实施“名校放大”工程,积极探索校长、教师定期轮岗轮校交流和学科带头人、名师定点指导制度,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积极申报“全国特殊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实验示范校”评选,进一步支持培智学校做优做强。

    着力繁荣文体事业。探索运作全省首届“百花洲合唱艺术节”和街舞PK赛,积极开展文化名人聚东湖活动。做好南昌瓷板画传承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清音”、“楚调唐音”挖掘、整理、申报工作,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品牌。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建立健康文化产品销售网点。推进区图书馆读者服务数字化,强化新闻出版市场和网吧监管。大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广泛开展“百花大舞台”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充分依托滕王阁和红色旅游资源,力争在旅游产业上有所突破。积极承办大型国际、国内重要赛事,进一步浓厚全民健身氛围。

    提升健康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开展全球基金第八轮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和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居民提供优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密防控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力度,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加大计生工作力度。完成全员人口管理信息数据库信息采集录入,做好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评估迎检工作。大力开展关爱女孩阳光助学行动,实施“一街一品”人口计生特色宣传服务,继续巩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模式。

    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一步做好人防、武装、审计、档案、工商、质监、税务、土地、执法、双拥、优抚安置、老龄、对台、红十字会、助残、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力争“双拥”六连冠。

    (十)夯实社会稳定主基石。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和谐平安创建活动,力争平安街道社区覆盖面达80%以上。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天网”工程建设,强化社会面管控。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狠抓法制建设。抓好“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开展“法治城区”创建,增强公民法制观念。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完善基层法律援助体系。狠抓信访维稳。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和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等制度,推进街道基层综治维稳力量整合,着力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狠抓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消防、道路交通、危旧房、危险化学品以及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管、整治,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狠抓应急管理。充分依托区科普安全宣教中心平台,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教育,完善基层应急队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努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奋发有为  高效作为

    努力建设廉政务实高效政府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保持经济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对政府工作能力是一次考验。我们将更加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增强顺势应变、破解难题的操作力。面对区域发展的繁重任务和白热化竞争态势,全区上下要坚定“战胜困难就是赢得发展”的信心,积极创新思路,纵深推进投融资、城市管理、人事等重点领域改革,优化政府管理和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积极整合资源,加大考核力度,优化考核导向,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和部门、街道双向考核,努力形成围绕中心、良性互动、主动服务、全面履责的工作模式,浓厚争先创优氛围,实现行政资源效益最大化。注重加强干部技能培训,提高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推动发展提速增效。

    (二)增强大局为重、令行禁止的执行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注重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不断拓宽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渠道,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大力建设法治型政府,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深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全面推进效能建设,大兴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健全政府工作调度制度,强化政务督查,进一步完善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增强践行宗旨、甘为公仆的亲和力。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推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社会管理上,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把更多的财力倾斜到改善民生上,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把政策服务送上门,把意见需求带回来,增强决策科学化和服务实效性。坚持艰苦奋斗,带头厉行节约。

    (四)增强坚守原则、勤政廉政的自制力。政府工作人员要端品行、修美德、树正气,坚定原则立场,大力倡导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精神,只争朝夕,争创一流。强化廉政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形成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良好的政风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各位代表,春潮涌动,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当前东湖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更重、发展压力更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只争朝夕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求真务实的作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开拓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加快建设繁荣、和谐、进步东湖而努力奋斗!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