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c365109--2020-0083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东湖区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08-01-04 16:32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公开方式:
    分享到:
    2008年东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 浏览量:
    • 【字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银三心”,紧扣“繁荣板块”,围绕构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科教文卫中心区、和谐诚信文明区”的发展目标,坚持改革顺势而上,直面挑战谋势而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科学发展强势而上,圆满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致力于加快发展步伐,提升产业层次,区域经济增势强劲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5亿元,增长14%;三产增加值169.6亿元,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42.9亿元,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9亿元,增长15.5%;财政总收入10.72亿元,增长22.4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2亿元,增长16.58%。三产经济彰显活力。紫金城、蓝天碧水商业板块基本建成,与沃尔玛、上海电影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入驻协议,时代广场、胜利广场等大型商业项目正式开业。科学规划阳明东路、青山路的商业布局,积极引导胜利路、福州路、象山北路、民德路、叠山路等商业街业态调整,传统商业街品质得到提升。个私经济快速发展。建立东湖区中小企业培训基地,今年累计为企业培训1200余人。全面实施个私民营企业“诚信工程”,做大做强东湖区个私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累计为创业者提供担保1亿元,被担保企业在担保期内累计新增销售额9亿元,利税9000万元,就业岗位1700个。2007年预计全区个私民营经济完成总产值183.8亿元,增加值50.3亿元,分别增长30.17%和33.71%;实现利润6.3亿元,上缴税金6.47亿元,分别增长29.6%和30.11%。
    ——致力于加大开放力度,狠抓项目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将2007年确定为“项目推进年”,以狠抓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青山湖花园、经纬府邸等一批高品质房地产项目顺利推进。投资4亿元的西格玛商务大楼已经建成,步步高、五矿、中石油等大型企业竞相进驻。原中顺酒店项目成功拍卖,将建成投资近12亿元的五星级和平里大酒店和金融商务中心。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先后组织30多支小分队赴北京、广州等地上门招商,举办了东湖(安义)工业园项目落户签约仪式暨宣传推介会等大型招商活动,百盛集团、朱子生态园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东湖。2007年新批外资企业18家,预计实际利用外资5700万美元,增长13.7%;实际利用内资11亿元人民币,增长10%;出口创汇9200万美元,增长26%。飞地经济谱写新篇。积极探索区县战略合作新模式,建立东湖(安义)工业园,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成功引进了深圳博士眼镜、长巷加工贸易、江西汇强汽车配件等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与深圳裕泰福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合作意向书,“3010”工程开局良好。
    ——致力于推动改革创新,激活内外机制,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企业改制稳步实施。启动了南昌水表厂等7家区属企业改制,平稳实现资产和职工身份双置换。采取打包或通过司法途径处理企业历史债务,累计化解企业债务6210万元,为企业顺利改制奠定基础。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建立了科学、规范、完整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实现预算外资金拨付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统管,预算外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对全区140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状况进行了清查,为国有资产科学、动态管理提供依据。人事管理有序推进。探索人才引进和事业单位改革相结合的新路子,公开招聘了教师、卫生技术人员、招商工作人员等专业人才102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进展顺利,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如期调整。街区体制更趋合理。加大了对区直单位下派干部和社区干部管理力度,在全区编制总数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街道工作人员40人,促进了街道、社区和谐发展。
    ——致力于加强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在全市率先实施文明街巷工程,投资1300万元打造豫章路精品街;完善城区道路网络,顺利推进滨江规划七路建设;全年累计维修改造车行道33215平方米、人行道8850平方米、下水道2489米。高品质设计的方志敏广场建设接近尾声,八一公园一期改造全面完成。改造李家巷、苏圃路等公厕13座,接管并改建半步街北、射步亭东等公厕6座。推进阳明东路下穿隧道、洪都大桥工程等项目的拆迁工作,拆迁面积8.74万平方米。城区环境更加优良。以我市跻身“国家卫生城市”为新的起点,举全区之力深入开展“三城”同创,城区面貌大为改观。绿化补栽道路63条,栽植树木4.73万株,屋顶绿化2.8万平方米,全区共新增绿地9.12万平方米。加大对非法排污企业和餐饮业禁煤专项整治力度,餐饮业禁煤率保持在95%以上,烟控区达标率为100%。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制定了《东湖区城市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在百花洲街道试行“市容环卫管理进社区”改革。创新公厕管理方式,对全区83个公厕实行财政补贴、免费开放。搭建社区管理基础数据平台,全面启动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社区建设和谐推进。投入360万元,解决了光明、殷家巷等5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问题,为全区79个社区增配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切实改善了社区办公条件。上营坊社区被评为江西省十大和谐社区之一。
    ——致力于实施民生工程,完善公共服务,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去年民生工程确定的八个方面、52件实事全面落实,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办成了群众满意工程。
    医疗保障逐步健全。在全市、全省率先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并作为中部城市医保的成功模式,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全年共有5.54万人、3.27万户居民参保,基金总额946万元,参保人员就诊1.57万人次。全面铺开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投入600万元,免费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14万张,对4.5万名居民进行了免费体检。出台《东湖区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试行)》,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对城乡困难群众实行二次救助,全年共发放基本医疗门诊救助卡3264张,救助资金达330.4万元。就业工作创新发展。投入351万元,高标准建设东湖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分中心,打造了就业服务、创业指导、社会保险等全方位、多功能、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合作就业模式”,公园街道花园角“自主创业一条街”成功试点。2007年预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15万人,城镇就业率达94.5%;发放小额贷款1569万元,直接帮扶451人创业,带动1226人就业。社会保险广泛覆盖。全年预计征缴养老保险基金2490万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3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468人,工伤保险参保7439人,生育保险参保7109人。社会救助保障到位。全面完成低保调标工作,为7346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1119.91万元,发放肉价补贴72.12万元。将原有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统一安置在区福利院集中供养。投入270万元新建东湖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为独居老人发放价值4.32万元的居家养老服务券,安装爱心门铃218只,发放“春风牵手”卡2500张,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均衡发展。高水准完成豫章小学分校建设、东湖小学综合楼扩建、培智学校迁校改建和光明学校校舍改造工程。投入400多万元,按全省最新标准,配齐各校教学设备。同等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公办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628.97万元,免除贫困生教科书费41.5万元,补助公用经费270.41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7200元。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推进经济适用住房申购资格审核工作阳光操作,共审核经济适用住房申请户5751户。开展廉租住房复核试点工作,全年新增173户城市特困居民享受廉租房政策,每月发放廉租住房配租资金19.9万元。为1000余户“城中村”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完成村级道路硬化5000平方米,农村道路硬化率达92%。
    ——致力于繁荣社会事业,促进协调发展,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圆满完成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迎检工作,“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七里小学并入光明学校,长巷小学并入豫章小学,滕王阁中学并入育新学校,继红小学成功分流,中小学网点布局得到合理调整;派出8名校长前往香港挂职锻炼,与全国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开展教育科研合作,育新学校与日本弦打小学圆满完成第六次友好互访,进一步加强了教育交流;吸引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落户东湖,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立东湖流动电影院、流动书屋、社区绿色网吧,成功举办第六届百花洲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南昌市首届“东湖一家亲”社区大伯等社区文化活动;我区选送的女声小组唱《斑鸠调》荣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表演奖,填补了全市的空白;做好了南昌瓷板画项目的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公共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实行免费婚检;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聘请了90名社区食品安全义务督导员,确保群众吃上安全放心食品。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模式,与广丰县联合在永溪村建立东湖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广丰工作站;实行“城市封闭式住宅小区计生管理服务”项目试点;我区被评为“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和“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和便民维权示范建设区”。成功承办了第十七届全国城区体育工作研讨会和2007年“东湖杯”全国健身路径展示大赛,并获得大赛团体总分“四连冠”;培智学校智残运动员参加了2007年世界特奥会,取得6枚金牌、3枚银牌和4枚铜牌的优异成绩。走科技兴企之路,促进百花洲童鞋厂等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狠抓民兵工作“三落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我区被评为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人防、统计、审计、档案、工商、质监、税务、土地、执法、老龄、双拥、对台、红十字会、残疾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成绩。
    ——致力于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民主法制有效健全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意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切实做好了50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34件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99.25%。扎实开展普法工作,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依法行政不断加强。以“整顿五风、提高能力、促进发展”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公务员法》,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致力于维护社会安宁,优化治安环境,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延伸综治进驻工作领域,重点打造了市第一医院、墩子塘集贸市场等一批综治“四进”品牌,新创了20个平安社区(村)、5个平安街道、10个平安校园、5个平安企业和20个平安单位。强化区、街、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全市首创聘任兼职“防控”信息员制度,社区警务室和综治工作室实现全覆盖。投入430余万元建成七里街派出所办公用房等一批公安“三基”项目,在百花洲街道建成全市首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服务中心。兴建三经路消防工作站,高规格改造了消防大队营房,配备消防协管员36名,强化了派出所的消防监督职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现了刑事案件破案率、发案率“一升一降”,全区居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普遍高于92%。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加油站等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五进”普及率显著提高。完善信访排查调处联动协作机制,进一步落实领导接访、领导包案、高层决策、一岗双责等制度,妥善处理了一批群众信访问题,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坚持科学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的一年;是民生工作成绩突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一年;是项目建设取得突破,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的一年;是社会和谐进步,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省、市机关,中央和省市驻区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驻区部队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东湖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东湖区繁荣和谐进步的领导们、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2007年的工作,我们为东湖的发展进步倍感振奋,对东湖的美好明天充满信心。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压力仍然偏大,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不足,经济发展后劲有待进一步增强;改革攻坚难度不断增大,城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和谐稳定有待进一步巩固。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08年主要工作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构建新繁荣的关键一年。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豪迈的气魄,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奋发有为,迎难而上,为东湖区在繁荣板块中勇立潮头做出新的贡献。200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核心城内求质量,核心城外求增量”的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紧扣“两大战略”,加快“三区建设”,以狠抓项目效益为支撑,以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以改善民生质量为目标,努力打造经济结构优化,综合实力雄厚,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各项事业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繁荣城区,实现在繁荣板块中再创新的繁荣。
    200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223.1亿元,增长13%,其中三产增加值191.77亿元,增长13.5%;
    财政总收入12.01亿元,增长12%;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8亿元,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71亿元,增长14.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2亿元,增长10%;
    实际利用外资6156万美元,增长8%;
    实际利用内资11.88亿元,增长8%。
    围绕上述目标,要着力做好六项工作:
    一、优化产业布局,在做强经济实力上实现新跨越
    立足“繁荣板块”的发展定位,遵循“空间有限,发展无限”的工作理念,完善“四圈四带”产业布局,形成“东南西北中”五大功能区,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要求,引导区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紧紧围绕“一大目标”:围绕构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战略目标,发挥规划引导、政策驱动效应,提高服务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占地资源少,经济效益高的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社区医疗、社区保安、社区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市场化程度,努力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网络。
    全面提升“两大中心”:一是完善提升老城区商业中心。以八一广场为核心,以中山路、胜利路为支撑,以百货大楼、洪客隆、沃尔玛、百盛百货等大型零售企业和中山路精品街、胜利路步行街开设的各类品牌专卖店为依托,通过调整商业业态,完善服务功能,拓展经营领域,形成向周边辐射的核心商圈。二是规划建设区域商业中心。以紫金城为核心,以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动力,以阳明东路和青山路为载体,建设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北区域商业中心。
    着力打造“三大节点”:一是以蓝天碧水、动漫创意数码大厦等重点项目为载体,引进品牌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打造青山路商业节点;二是充分利用道路周边待盘活的土地资源,规划一批特色娱乐、休闲项目,打造阳明东路商业节点;三是借助胜利路步行街的商气、人气,以胜利广场和“银通大厦”改造项目为重点,打造胜利路商业节点。
    大力发展“五大经济”:做活总部经济。采取“总部在东湖,项目在外地”的招商模式,充分发挥核心城区优势,积极加强与拟入驻企业的接洽工作。加快总部经济载体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更好地吸引外部资本,产生总部经济的龙头效应。做精楼宇经济。坚持“楼宇里面抓经济、街道两旁做文章”的发展理念,整合原有的财富广场、机电大楼等一批楼宇,盘活区域商业资源;激活新建的时代广场、胜利广场、西格玛商业大厦等一批楼宇,提高区域商业质量;立足计划建设的东湖商业大楼等一批楼宇,扩大区域商业总量。做优街区经济。以《叠山路景观商业街概念性规划》为指导,按照打造南昌“淮海路”的理念,将叠山路建成集“金融、时尚、商务、休闲”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都会中心。坚持“重点打造两条路,完善提升五条街”的工作思路,继续抓好民德路、象山北路等商业街区的打造,带动南京西路、青山路、阳明路等道路的商气、人气,着力引进一批高品位、有实力、强辐射的优质企业,营造出“商业带动房产,房产提升商业”的良性互动格局。做强个私经济。支持我区个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百大集团、洪客隆、亨得利等企业的上市准备工作。出台《东湖区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跟踪走访服务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完善全民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香江家具城小企业创业基地、江西师大学生创业园的作用,搭建扶持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新平台,掀起我区全民创业新热潮。做大飞地经济。紧扣“跳出东湖抓工业,发挥优势引项目”的发展思路,努力克服工业项目载体缺乏的瓶颈制约,以加强区县合作为抓手,以东湖(安义)工业园为重点,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用地面积小、就业岗位多、开工建设快、财政贡献大”的好项目,继续完善东湖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加强园区管理,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积极实施“3010”工程,做好已签约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
    二、拓展开放空间,在提升招商水平上开创新局面
    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引资渠道,落实优惠政策,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围绕新增可用税源推进招商,努力形成以税源建设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格局。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注重做好项目策划。抓住特色街打造、城中村改造等有利时机,精心包装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见效快的项目,力争储备一批支撑力强、辐射面广、影响长远的项目,实现项目总量增加、质量提高、接替有序的良性循环,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积蓄充沛资源。注重狠抓项目进度。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竣工项目抓产出”的要求,推进青山湖西岸王安自然村、铁线湖公园水运集团等地块的商业开发,抓好紫金城、和平里大酒店、五湖大酒店、江畔丽都大酒店、新东方大酒店等已经启动项目的后续服务,积极为项目持续推进创造有利条件;抓好新奥燃气、江投燃气等即将启动项目的沟通联系,争取年内项目顺利推进。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积极推动以商招商,提高招商活动的针对性,推行节会招商、组团招商、“一对一”招商和委托招商,拓宽外商投资领域。积极吸引内、外资投向金融、信息、物流等第三产业,力争在金融保险、宾馆酒店服务业实现重大突破。加强驻上海经济联络处建设,提升招商队伍素质,提高招商效率。
    三、坚持建管并重,在建设宜居城区上展现新风貌
    以我市承办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为契机,以创建“三城”为抓手,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全力营造“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居民便利、管理有序、生活和谐”的魅力城区。
    改善城区整体面貌。启动东湖区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建设,加快规划七路二期工程建设进程。继续实施“精品街巷”改造工程,对二经路、出新路进行全面打造。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工程,全面优化市劳动力市场、失业保险服务大厅、百花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周边环境。推进辖区道路微循环改造,完善城区路网建设,做好滨江规划二路、六路、八路等道路建设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继续积极稳妥地做好阳明东路下穿隧道等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拆迁安置工作。全面修复破损道路,完善背街小巷基础设施。对建德观等公厕和马家池等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和维修,进一步完善辖区内环卫设施建设。优化城区生态环境。按照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的要求,对新洲路、贤士二路等一批道路进行绿化。抓好生态环境教育,广泛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活动,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新建项目审批管理,重点抓好污染源普查和节能减排工作,使我区成为“天蓝、地绿、水清、居佳”的生态型城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组建城市管理委员会,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考核作用,逐步建立“调控有力,行为规范,办事高效”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按照“主次干道市场化,小街巷社区管理化”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开“市容环卫管理进社区”工作,逐步实现市容环卫管理规范化、社会化、长效化。以城中村公厕改造为切入点,健全城中村环卫管理机制。全面启动农房产权产籍管理工作,加强农民公寓建设监管,规范农房建设行为。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破除丧葬陋俗,树立文明新风” 宣传活动,形成文明节俭办丧事的良好风尚。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动力,扎实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加强市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四、高度关注民生,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新进步
    把关注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落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下功夫,着力抓好十个方面、66件实事,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一,着力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重点办好7件实事:1、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个私民营经济、非正规就业组织和劳务输出,力争使城镇就业率达到94%以上;2、继续推广“合作就业”模式,重点推进胜利广场、时代广场等项目的人力资源与创业项目对接工作;3、进一步推广花园角“自主创业一条街”和“便民就业服务站”成功经验,新开辟2-3个就业服务站;4、组建创业、就业服务“直通车”,将“三库”(用工单位信息库、人力资源库和创业项目库)、培训项目等打包装车开进社区和大学校园,开展“一站式”综合服务,重点推介创业项目30个;5、突出抓好东湖(安义)工业园劳动力对接、跨省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农民工职业培训等工作;6、做好“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的就业工作,实现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7、开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宣传月活动,重点打造新公园路劳动用工诚信一条街,逐步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二,着力强化生活保障。一是做好社会保险。重点办好5件实事:1、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标准,在前两年调整养老金水平的基础上,从2008年7月1日起对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再增加80元;2、对城镇集体企业未参加养老保险且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退休职工给予生活补助;3、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清欠力度,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4、重点抓好区属改制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接续工作;5、对就业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进行补贴。二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办好8件实事:1、扩大农村低保范围,提高农村低保补差水平,使月人均补差达到40元;2、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使月人均补差达到125元;3、建立低保户社会救助个人档案,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进行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变“输血型救助”为“造血型救助”;4、在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居家老人平安定位系统,使居家老人得到贴心服务;5、提升机构养老服务水平,实现区福利院红谷滩分院入住率达80%以上,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100%;6、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帮助董家窑街道安康老年之家扩大规模;7、建立临时性救助制度,把低保边缘户和因天灾人祸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纳入救助范围;8、继续推广“慈善超市”,坚持开展“慈善一日捐”、“人道救助十元捐”等慈善公益活动,在街道、社区设立捐赠箱,加快全区慈善、人道救助事业发展。三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重点办好4件实事:1、严格公示制度,畅通举报渠道,确保申购经济适用住房资格初审阳光操作;2、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对低保家庭降低准入标准;3、做好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现状调查工作;4、大力推进低洼危旧房改造和D级危旧房落地翻修工程。
    第三,着力强化医疗保障。重点办好8件实事:1、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将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基本医保范围;2、加大城镇医疗救助力度,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3、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扩大计划免疫接种范围,确保适龄儿童享受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4、加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券使用率;5、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实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6、加强区疾病预防接种中心实验室建设,提高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7、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公共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和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系统;8、依托区妇幼保健所,建立东湖区健康体检中心。
    第四,着力促进济困助学。重点办好10件实事:1、提前一年达到中央要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300元、初中生人均公用经费500元;2、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施免学杂费、教科书费;3、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给予适当补助,小学学生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500元,初中学生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750元;4、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进行补助;5、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扶持力度,尽力帮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智障学生就业;6、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不加收借读费等不合理费用;7、对接纳农民工子女较多的民办学校——英才小学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方面给予大力支持;8、实施“成长伙伴结对”工程,组织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城市孩子结对子;9、免费为全区在校中、小学生提供饮用水;10、继续健全资助贫困学生制度体系。
    第五,着力加强农村公益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办好5件实事:1、扎实开展以试点村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2、改造和硬化一批村级道路;3、加快长巷村、贤湖村农民公寓建设;4、基本完成城中村危旧农房的维修改造;5、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依法开展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第六,着力加强城区生态建设。重点办好3件实事:1、依托东湖(安义)工业园,实现园区生态化;2、创建生态功能社区,形成环境优美、居民安康的良好环境;3、优化八一公园南北湖水面景观,建立水污染防控体系。
    第七,着力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办好2件实事:1、继续完善12343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快社区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步伐,实现“数字东湖”目标;2、加快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建立行政审批网络办理系统。
    第八,着力加强社区建设。重点办好2件实事:1、深入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活动,创建和谐社区示范街道2-4个,和谐示范社区建成率达50%;2、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用于购置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打造下沙窝等一批精品社区,进一步改善社区基础条件。
    第九,着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重点办好5件实事:1、加快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区图书馆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少儿读书吧;2、加大区图书馆、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加强街道、社区(村)文化站建设;4、实施全民读书工程;5、加强基层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在上营坊社区新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加大社区健身路径安装、维修力度,逐步实现广大群众在家门口有健身场所、健身器材的目标。
    第十,着力强化公共安全。重点办好7件实事:1、建设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提高公共应急救助服务水平和处理应急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2、打造2个平安社区(村),建设1条平安街;3、开展“户户联防”社区治安试点;4、建立“法轮功”重点人员教育转化基地及一批“无邪教”示范街道;5、全面加强公安“三基”建设,提高社会治安保障能力; 6、设立区法院执行救助基金,专项救助生活困难的涉法上访案件当事人;7、做好军事斗争人防应急准备工作,推进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工作。
    五、发展社会事业,在保障社会稳定上展示新成果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大教育网点布局调整力度,着力抓好青山湖学校异地新建工程;努力提高豫章小学办学质量,打造全省一流的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健全校长、教师培养、培训、培优长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和谐节庆文化”、“和谐民间文化”等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立东湖区老年大学,积极发展老年文化事业;抓好方志敏广场管理工作,深入发掘广场文化内涵,把方志敏广场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对真真照相馆等辖区内老字号进行普查,充分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医在东湖”品牌,充分发挥省、市三甲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集聚优势,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服务;加强医疗卫生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在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在3家药品零售单位开展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巩固广丰工作站成果,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互动、有序管理、区域协作机制;总结推广封闭式住宅小区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经验;继续抓好“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东湖示范点建设,筹建东湖区人口早期教育培训中心;实施“点、线、园”生育文化工程,精心打造两个生育文化宣传精品社区、一条生育文化街和两个生育文化园。在豫章小学二部成立少儿体校,举办2008年东湖区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展示大会等活动,积极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快速协调发展;组团参加南昌市第十三届运动会,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第七届全国城运会的召开。积极推进“科技进社区”,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型社区;大力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企学研合作和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切实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全面提高民兵预备役参战支前能力,进一步拓展双拥工作内容,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继续做好人防、统计、审计、档案、工商、质监、税务、土地、执法、老龄、对台、红十字会、残疾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以产权关系调整、职工身份转换为重点,积极探索改制企业资产处置的新途径,处理好债权债务和职工安置工作。切实降低改革成本,在充分尊重职工、企业、主管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做到公有资产不流失、职工生活有着落、社会稳定有保证。继续做好南昌玻璃纤维厂等6家拆迁企业改制收尾工作,加快南昌微型电机厂企业改制进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和各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把部门预算改革与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有机结合,建立公开、规范、透明的预算编制体系。不断完善投资评审工作,出台《东湖区重大工程项目派驻监督制度》,加强区本级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和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抓好建筑、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完成以合用场所为重点的消防隐患排查、整治,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努力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实施“五五”普法,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区工作。继续推进“综治四进”活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服务中心建设,增强基层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能力。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推进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建设,加强网上信访工作,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六、加强自身建设,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迈出新步伐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推进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深化效能建设和绩效评估,严格行政问责,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加强法制意识,提升公信力。实施“阳光工程”,提高行政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工作的制度,重视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将政府行为纳入依法运转轨道。加强大局意识,增强操作力。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破解工作“瓶颈”,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处理复杂矛盾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等制度,构建运转速度快捷、行政成本低廉、管理效益优质、决策实施科学的政府运行模式。
    各位代表,创新成就伟业,和谐增进福祉。加快东湖的繁荣与发展,是全区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增实力、率先发展谋繁荣、协调发展求和谐、持续发展促进步,为实现在繁荣板块中再创新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