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i618267--2021-007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东湖区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1-05-10 17:18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分享到:
    南昌市召开2021年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新闻发布会
    • 浏览量:
    • 【字体:     

    5月10日上午,南昌市2021年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市减灾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杨航介绍2021年南昌市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安排情况。市应急管理局救灾防震和物资保障科科长张奕宝、市减灾备灾中心副主任钟翀、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孟明华分别就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南昌市汛期气候特点及做好汛期防灾减灾工作的建议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蔡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减灾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杨航先生,市应急管理局救灾防震和物资保障科科长张奕宝先生,市减灾备灾中心副主任钟翀女士,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孟明华先生,请他们介绍今年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杨航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杨航: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尊重生命、情系民生的执政理念,为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重要遵循。

    南昌市地处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水域面积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降水资源丰富,春夏多暴雨洪涝,秋冬少雨多干旱,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比较重,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市情。

    今年的“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我们将紧紧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这个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动员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推动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创新发展。借此机会,我就今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安排等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通报: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和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省减灾委办公室有关工作要求,市减灾委办公室于4月14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并于4月22日召开了由23个相关部门参加的活动协调会。要求根据上级部署,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我市“5.12”防灾减灾日和宣传周(5月8日-14日)期间,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宣传教育的侧重点和覆盖面的基础上,强化资源统筹和线上联动,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一、开展集中宣教增强全社会防范应对灾害的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主题,认真组织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防灾减灾集中宣教活动重点是“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教育提醒社会各界牢固树立防范应对灾害的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关口前移和问题导向,加强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加大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持续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起步提供有力保障。

    二、通过VR体验等多种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培育防灾减灾文化

    防灾减灾宣传周内,我市各行业、各有关部门将根据灾害事故风险水平和抵御灾害综合能力的需要,以城乡社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企业、施工工地、大型综合体为重点,通过网络公开课、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现场培训及讲座、应急演练、VR体验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台风、地震、风雹、地质、森林火灾等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运用各类科技馆、博物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生命安全教育培训体验基地等防灾减灾宣传阵地,设立防灾减灾专区,组织专题宣讲,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体验和科普展览等宣教活动。开展2021年防灾减灾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开发设计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动漫、游戏、短片、音频等宣传教育产品,拍摄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片,编制印发防灾减灾宣传手册、社区和家庭应急手册,发送公益短信。因地制宜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教“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培育防灾减灾文化。

    三、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工程设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防灾减灾周内,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做好风险源头管控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紧密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组织专业队伍,重点做好城乡社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建筑工地、旅游景区、机场、火车站、地铁、城镇燃气、城市地下管网、泵站闸门等重要工程设施的风险隐患排查。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提升灾害风险防控水平,建立“一牌两图三清单”(风险隐患告示牌、风险隐患分布图、避险转移路线图、风险隐患防控责任清单、避险转移责任清单、灾后救助责任清单),把隐患治理、预警信息传递、灾害应急处置落实到人、预案到人。

    四、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八个一”活动

    市级层面防灾减灾日活动将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宣传教育的侧重点和覆盖面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即:开展一次大型防灾减灾集中宣教活动、组织一次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开展一次风险隐患排查、开展一次“五进”活动、开展一系列应急演练、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宣传灯光秀、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组织一系列宣传报道。比如防灾减灾集中宣教活动,邀请全市13个主要涉灾部门制作宣传展板,在红谷大厦等办公区内进行集中宣传展示,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如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将通过全市地铁、公交、楼宇电视等向社会公众推送减灾科普宣教视频、图片;在赣江两岸符合条件的高层建筑上以灯光秀的形式滚动播放宣传语及宣传视频等内容;以及通过全市电视台多频道插播宣教视频或滚动宣教字幕(主要灾害应对技能);通过南昌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播报第13个“5.12减灾日”的宣传主题和防灾减灾宣传知识等。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不畏艰险、锐意进取地奋斗韧劲,真正做好忠诚卫士、应急先锋、安全尖兵,当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守护者、党和政府温暖的传递者。同时,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帮助支持我们做好宣传,带动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充分彰显省会担当,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谢谢大家!

    蔡杰:

    谢谢杨航先生的介绍。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中国江西网记者: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已经正式开始,请问张科长,开展普查有什么意义?普查包括哪些内容?目前我市的普查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谢谢。

    张奕宝:

    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普查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领导有关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开展普查,我们可以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市和各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普查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此项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020 年底前为普查前期准备阶段,建立各级普查工作机制,落实普查人员和队伍,开展普查培训,安排财政预算,编制普查实施方案。2021 年至 2022 年为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完成全市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和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汇总普查成果。

    目前,我市本级和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均已成立了相应普查机构,安排了工作人员。市本级还和财政部门积极沟通,落实工作经费。我们按照上级部署,完成了普查区划信息数据核实等基础性准备工作,为后期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普查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协同任务重、工作难度大。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依据全省普查工作总体方案的要求,在学习前期试点地区普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实际情况,抓紧编制本级普查实施方案,建立普查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专家技术团队,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与任务分工。确保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做好此次普查工作。

    谢谢。


    新法制报记者:

    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请问钟主任,南昌市现在有多少全国、全省、全市综合减灾示范单位?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推动这项工作开展?谢谢。

    钟   翀:

    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是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涵盖了组织管理、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力量建设、预案编制与演练、宣传教育、创建单位特色九大内容。近年来,我市调动各方力量扎实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重点突出了“一牌两图三清单”、“防灾减灾工程和非工程”、“四个精准”三方面。同时,因地制宜在南昌县分别打造综合减灾精品示范乡镇(街道)和精品示范社区,提升了品牌效应,提高了基层应急能力,筑牢了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在省应急厅的关心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创建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连续两年在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截至2020年,南昌市共计打造“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7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6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5个,“全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51个。通过示范单位的带头作用,夯实了基层应急管理力量,真正打通了基层“最后一公里”,带动了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南昌市推动创建的主要做法:将防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政策推动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建立完善的创建机制、评选监督制度、广泛组织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减灾等。一是目标、任务、责任三落实。出台可量化、可实施的科学评估标准,创建管理办法、实施方案、考核细则等文件,形成主次分明、规范有序的制度体系,将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成效列入年度考评,纳入县(区)政府考核,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牵头,年初召开部署会,年中召开协调会,年底召开总结评估会,推动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开展,细化工作、落实到岗到人。二是省市两级共同奖补,部分县区配套启动资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奖补6万元/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奖补15万元/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万元/个,“全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万元/个。其中,南昌县、进贤县在创建初期,分别为创建单位配套65万元和10万元作为创建启动资金。三是部门资源与基层实践有机融合,资源共享共用、优势互补共建。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宣传互补,开展形式多样、手段先进的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统筹协调专业社会组织深入社区,帮助社区开展隐患排查、演练培训等。建立社会组织激励制度,对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社会组织共奖励10万元。四是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明确市减灾备灾中心为责任单位,负责全市综合减灾示范单位的创建和指导工作。中心多次组织专家组实地调研、实地考察、实地指导。落实“一牌两图三清单”,定期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首创可进可出的整改措施,对示范单位“回头看”,随机抽取已挂牌示范单位进行自查评估和动态管理。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省减灾委、省应急厅、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深入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在防灾、减灾、救灾的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的作用,为更好地保障群众安全和利益,为南昌加快“五城”建设、彰显省会担当,做出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努力和贡献。


    南昌电视台记者:

    天气对情况对救灾工作有很大的影响。请问孟首席,南昌市气候特别是汛期天气有什么特点?针对汛期天气情况,对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有哪些建议?谢谢。

    孟明华:

    首先是南昌市气候概况。南昌市地处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全境以鄱阳湖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为丘陵,全境最高点梅岭主峰的洗药坞,海拔841.4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公里,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达2204平方公里,占29.78%,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

    南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资源丰富,气候总体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春夏多暴雨洪涝,秋冬少雨多干旱。

    按照历史上日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把10℃以下算冬季,22℃以上算夏季,10-22℃之间算春、秋季,那么南昌:冬季长达92天、夏季长达153天、春季只有64天、秋季只有56天。其中7、8两个月的日平均气温高达28℃以上,称为盛夏。四季气候特点概括就是:冬冷、夏热、春寒、秋燥。

    其次是南昌市汛期天气气候特点。

    南昌市汛期气候概况:(1)汛期(4月~7月初)平均降水量739.8毫米,占全年45.8%。(2)汛期降水量最多为1352.4毫米(1973年),汛期降水最少为459.6毫米(1985年)。(3)我市年均暴雨日数5.6天,日最大降水量352.3毫米(2003年6月25日,南昌县)。

    南昌市汛期天气有以下特点:(1)对流性降水特征明显,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夜间。我市汛期降水具备明显的对流性特征,每次降水几乎都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发生。(2)强降水局地性强,主要出现在山区和乡镇(村)。2020年7月7~10日全市出现大暴雨天气过程,有6站次特大暴雨(日雨量大于250毫米)均出现在湾里和安义县的山区。(3)以过程性降水为主,部分城乡低洼地段易出现积水内涝。汛期一般有15个左右降雨过程,从降水强度来看,部分乡镇短时降雨量大,易引发一些积水内涝。

    最后是汛期天气影响与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持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利用现代化成果,强化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为防汛抗灾科学调度提供依据。

    二是加强洪涝和内涝的防御。在汛期降水集中期或强暴雨发生期间,部分地区仍会有洪涝或内涝发生,应注意防御。

    三是加强防范山洪和地质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升高,应密切关注最新的气象预报预警,加强做好由短时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

    四是做好强雷电和局地强对流灾害等的防御。汛期是我市雷电、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发时段,应注意加强防御。

    五是需全程做好农业生产的旱涝灾害防御。主汛期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开展农田渍涝防御;伏秋期有阶段性干旱发生的可能,需因地制宜做好农业用水保障。

    六是深化部门合作,加强部门联动。配合应急管理、防办等部门落实好暴雨山洪提前转移联动机制。联合自然资源局加强会商研判,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山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

    七是推进防灾减灾社区、乡镇联合创建和监管。统筹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和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创建,推行多部门联合监管,确保提高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水平。

    蔡杰: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南昌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也欢迎大家对南昌市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情况进行采访和报道。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会后进行咨询或联系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2021年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八个一”活动

    一、开展一次防灾减灾集中宣教活动。市减灾委13个主要涉灾部门制作宣传展板,在红谷大厦等办公区内进行集中宣传展示,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二、参加一次网络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组织参加全省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活动,答题内容设置涵盖各类自然灾害常识及应急避险知识,包括公共安全及日常的急救知识,题目设计体现本地特色,贴近生活实际,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

    三、开展一系列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点针对社区、学校、医院、敬老院、福利院、建筑工地、机场、火车站、地铁、城镇燃气、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立“一牌两图三清单”(风险隐患告示牌、风险隐患分布图、避险转移路线图、风险隐患防控责任清单、避险转移责任清单、灾后救助责任清单),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做好台账,加强管理。

    四、举办一次防灾减灾知识宣教“五进”活动。“进企业”主要是针对地域灾害特点,聚焦化工、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城市综合体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次生灾害防范宣教活动。“进农村”主要是通过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栏、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单(品)普及群众防灾避灾知识。“进社区”主要是各县区要精心培育打造优秀的综合减灾示范单位并协调市、县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创建成果。组织发动有实力有热情的减灾类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进学校”“进家庭”主要是通过防灾减灾一堂课、一个专栏、一个比赛等活动,采取有奖征文、有奖手抄报、“小手拉大手”等形式丰富减灾文化,强化减灾意识。

    五、开展一系列应急演练。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强对流天气、森林火灾等灾害以及城乡火灾、燃气泄漏、危险化学品等事故,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情况,全市各级各部门组织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大型居民小区等因地制宜开展线上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突出精准分析研判、精准预警发布、精准转移避险、精准抢险救援,以提高全社会的应急避灾自救能力。

    六、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宣传灯光秀。在赣江两岸符合条件的高层建筑上以灯光秀的形式滚动播放宣传语及宣传视频等内容。

    七、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即本次新闻发布会。

    八、组织一系列宣传报道。通过地铁、公交、楼宇电视等向社会公众推送减灾科普宣教视频、图片;通过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发送公益短信;通过全市广播电台多频道插播宣教音频;通过电视台多频道插播宣教视频或滚动宣教字幕;通过南昌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播报第13个“5.12减灾日”的宣传主题和防灾减灾宣传知识等。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