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i618267-0205-2022-0008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东湖区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2-08-29 15:06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分享到:
    【文字解读】东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 浏览量:
    • 【字体: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落实,推进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改善健身环境,提高群众主动健身意识,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我区拟定《东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中明确指出,至2025年,全区人均占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城乡居民“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实现城区“10分钟健身圈”。在每万人拥有健身站点5个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3名的基础上,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区总人数的42.5%,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5%以上。

    地尽其利 完善健身场所

    我区将会加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基础薄弱和群众身边倾斜力度,充分利用好公园绿地、闲置场所和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金角银边”区域,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便民实用的中小型场地设施。加大扬子洲镇健身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

    我区将会大力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大力推进建成“一园一场一中心”(一个体育公园、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新增健身步道50公里、推动体育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力争实现新建居住社区内至少配建一个足球场地设施。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开放可用于健身的空间,做到能开尽开;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要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支持第三方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进行统一运营。继续实施网格化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优化组织 发挥全民健身新动能

    到2025年,全区各级体育社会组织总数达到50个,其中区属体育社会组织达20个。实现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全覆盖。积极对接、引进省、市队优秀运动员进校园开展健身指导,完善高水平运动队服务机制。

    推动“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骑行、跑步等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等级评定,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骑行、跑步等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继续实行“娃娃学游泳、学体育”等、政府购买公益培训服务,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

    逐机应变 打造全民赛事新亮点

    培育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广泛开展篮球运动,助力南昌市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篮球之城。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广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各行业大力开展行业系统健身联赛。

    积极培育攀岩、击剑、冰雪、赛艇、桨板、皮划艇、射击射箭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舞龙舞狮、空竹、风筝等具有民俗民间传统特色的运动项目。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健身活动。

    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大力推广居家健身模式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探索全民健身新形式。

    专业帮扶 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组织开展科学健身服务“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警营)活动。加快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设,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升体质监测服务标准化水平,提供针对性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通过多种方式为每个社区(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80人。坚持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活动。

    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全民健身培训机构,降低全民健身培训机构运营成本。

    全龄亲近 加强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我区将加强青少年体质监测和干预,落实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预防和干预,建立青少年电子健康档案。

    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青少年校外运动平台,帮助青少年掌握1至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

    加大青少年体育项目投入,增加传统体育进校园项目,持续办好适合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赛事。使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

    加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衔接,为老年人使用场地设施和器材提供必要帮扶,解决老年人运用体育智能技术困难问题。

    推行幼儿体育锻炼。健全完善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向农村和社会弱势群体延伸。

    多元融合 开创全民健身发展新局

    深化体教融合,我区将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加入教育体育联盟校,鼓励中学在广泛开展校内竞赛活动的基础上建设足球、篮球、排球等学校代表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对于成绩突出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

    积极推动体医融合,探索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设运动医学门诊,开具运动处方。在健康体检中探索增加体测(健康体适能)项目,为居民健康管理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通过民营公助等多种形式建设运动康复中心。积极推进健身健康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支持社区提供老年人运动与健康服务。

    积极促进体旅融合,优化体旅融合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健身、旅游的复合型消费需求。加强品牌赛事与旅游路线的有机结合,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路线。

    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智慧体系发展,利用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体育资源,利用互联网为群众提供场馆预定、健身教练预约、培训课程购买、体育资讯、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体育旅游、个人健康管理等线上便捷服务。

    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深入挖掘中国体育文化内涵,推动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大力弘扬体育健儿“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奋斗精神。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营造良好健身氛围,形成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良好社会风尚。

    关联稿件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