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j333664--2022-0006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2-01-18 11:48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分享到:
    东湖区行政审批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 浏览量:
    • 【字体:     

    2021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坚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先试先行,不断优化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以打造“全省领先、全市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为目标,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一、2021年工作回顾

    (一)聚焦审批改革,工作活力持续迸发

    一是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东湖区着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区行政审批局于2020年6月23日挂牌成立,对外加挂"区政务服务办公室”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21年6月1日正式运行。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区直14个部门的99项行政许可及与行政许可密切相关的事项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由区行政审批局依法履行相关行政审批职能,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2021年7月19日,先期划转到位的60个审批事项开始以审批局名义出证。

    二是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持续深入开展简政放权,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截至2021年累计承接省、市下放赋权数轮,共承接39项;区本级开展街道下放赋权1轮,共放权98项。行政权力清单事项由2019年的1042项变为2021年的662项,区本级行政权力再压缩37%,企业群众“就近办事”成为新常态。

    三是开展“只进一扇门”改革。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共计3083项,通过江西政务服务网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实际网办率达到100%,较之前提速65%以上。6月10日起,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共计643项全部进驻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真正让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办妥所有事”。

    (二)聚焦审批流程,环节时效持续优化

    一是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推进商事登记提质增效,按“能并则并、能减则减”原则,通过优化办事环节、打通数据信息壁垒等措施,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从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预约开户、社保登记等全链环节并联审批的“3小时”办结。2021以来,我区权限内核准企业设立登记1494件,企业注册资本达64亿元,办理时限由2个工作日压缩至1.5小时办结;投资项目备案立项129个,项目总投资132.5亿元,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类、民生工程类、基层党建类;项目备案129个,项目总投资119亿元,企业备案项目赋码129个,工作时限由原来的法定办理时限5个工作日压缩至为即办件。

    二是突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瓶颈。实行“告知承诺制”。在建筑许可办理事项中,针对办理质监安监手续对监理实施细则及施工安全应急预案采取承诺制,由建设单位承诺在项目开工前补齐以上材料。梳理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公共设施接入等全流程,对事中事后能监管可控并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共承诺审批达6件。推行“六多合一”平台。将工程建设项目涉及5个部门、25个审批事项压缩至3个部门、24个审批事项。占道、挖掘、排水、城市绿地占用、树木迁移、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水、电、气报装等审批事项实现由企业自行下载、邮寄等方式获取审批结果。2021年,在市级“六多合一”平台共办件49件。创新“容缺”审批模式。制定建设工程行政许可大容缺+模式(相关豁免、简化清单,第一批共豁免、简化两大类行政许可事项),突破“材料不全不受理,受理之后才审查”限制约束,共累计容缺受理2件。持续精简审批事项。取消施工合同备案、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备案等审批事项,建立并联审批制度,实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与施工许可证并联办理,建设施工许可办理时限不超过5个工作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针对新建、改建、扩建城市排水设施许可(含城市排水许可证核发)事项,实现用承诺书替代由企业提供第三方水质检测报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启动银行保函替代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证明。截止日前共受理提供银行保函的建筑施工许可材料4件、排水证核发承诺材料24件。

    三是探索“三大超简”审批模式。针对政府投资重大重点项目前期审批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审查,模拟审批、监管前置、补齐出证的审批和监管模式,扩大承诺容缺范围,对不影响建筑主体质量安全的景观苗木、装饰装修部分图审报告可容缺受理。

    四是打造“一链办理”政务服务集成化。打造开办企业“一链办理”专区,将企业开办、公章刊刻(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定代表人章)、税务信息录入、银行开户等环节有机融合,实现专窗一次受理,一次办好所有审批,累计为663个开办的企业一链办理服务;设立工程建设项目“一链办理专区”,落实涉及水电气安装业务一链式,将建筑工程涉及到水、电、气业务办理需要占道、开挖的审批项目实行现场联合勘察、由区行政审批局牵头,联合东湖交警、区城建局等行业监管部门按各自职能协同联动,开展建筑工程涉及到水、电办理需要占道、开挖的审批项目现场联合勘察,及时出具出场审核意见,真正实现建设工程领域审批全链集中、全域覆盖;设立“帮办代办专窗”,实施行政审批事项(重大重点项目)业务和便民事项服务全程帮办代办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过程、专业化、零障碍、零成本、高效率”服务,变“企业群众办”为“政府帮忙办”,累计已为21家企业和86名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五是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气瓶充装企业资格延续业务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为25个工作日;代理记账许可证审批共3件,审批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食品生产许可办理业务共6件,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为8个工作日;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共7件,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审批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为即办件;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权限内外商投资项目备案(含备案变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作业的批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3.5个工作日、3.5个工作日、2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即办件、3.5个工作日、5个工作日;对非必要现场踏勘事项取消现场踏勘环节、对可视频踏勘事项用视频勘察取代现场踏勘、对确需要去现场的事项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针对小微企业电力外线工程施工的,电力外线工程实行行政零审批,推行电力接入零成本;针对大中型企业电力外线工程承诺免审或限时联审,审批时限压缩为5个工作日;创新建立道路占道、挖掘事项审批“一站式”联合勘验,占道审批事项由7个工作日压缩为2个工作日,挖掘审批事项由7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树木迁移审批时效由5-7日缩减为4日,将树木迁移审批权限数量由5株增加为15株以下,实行市、区联合踏勘。

    (三)聚焦审批服务,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一是提升智能化水平。打造“24小时无人政务超市”。在区本级政务服务大厅一楼建设了24小时无人政务超市,可办理交警体检、涉税服务、人社服务、企业登记等业务,实现各类智能审批事项的自助办理,实现现有政务信息化资源的集约整合。通过自助方式,企业群众能够便捷办理47个服务事项。拓展提升“赣服通”功能。“赣服通”3.0版运行标志着我区开启了“区块链+政务服务”新时代,通过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更多事项“不见面审批”、更多服务“无证办理”、更多政策“掌上通达”,提供更多的增值权益和便民利企服务。截至目前,“赣服通”东湖分厅共计接入事项100项,访问量达7892432次,用户量429247,电子证照75个。

    二是提升便利化程度。实现一窗受理;采取“全科综合”和“分类综合”方式,扎实推进政务大厅“一窗式”改革,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反馈”。推进“免证办理”大厅建设。梳理“免证办理”事项并与电子证照进行关联,实现事项、证照对应。利用“赣通码+区块链、赣通码+电子证照”模式,通过“赣服通”亮码、窗口扫码、人脸认证等三种方式进行授权,系统自动调用电子证照,实现免证即办。实行错时延时工作制。东湖区行政审批局及11个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行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的错时延时工作制,完成服务大厅全覆盖、服务时间全覆盖、服务事项全覆盖、预约渠道全覆盖,全年共提供错时延时服务1520项。推行免费邮寄。采用“政务服务+邮政”合作模式,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免费邮寄服务,将取证由“上门取”变“送上门”实现“最多跑一次”,全年共寄出136件。加强中介服务超市管理。截至目前,截至目前,东湖区中介超市入驻中介机构91家,分支机构核验8家,项目单位入驻27家,变更基本信息8家,审核从业人员183家,审核业务授权人36家,发布中标项目19个。

    四是提升互动性频率。投诉建议处置得当。确保“有件必复,有事必应”,广泛受理市场主体投诉,倒逼政务服务质效提升。2021年累计处理各级政务服务网、互动政务平台咨询投诉38件,12345热线咨询投诉82件,案件处理满意率达98.77%以上,同比提升0.74个百分点。深化政企互动联系。构建亲清政企关系,把企业群众“请进来”,提升改革认可度;利用“百家企业大走访活动”开展登门拜访“走出去”,面对面跟企业沟通交流,提高服务满意度;利用“决胜全年营商环境大作战”专项行动“督起来”,提升服务的认知度。

    (四)聚焦审批标准,体制机制持续夯实

    一是突出政务服务的标准化。制式材料更标准。明确统一编制公布办事指南,规范事项名称、受理条件、办结时限、预约办理、咨询方式等重点要素,提供统一流程表,通过政务服务大厅、网上终端、自助终端等途径对外展示。服务流程更标准。明确预约、咨询、受理、审查、告知、送达等环节的时限、标准、方式、场所,可实时告知查询全部信息。平台建设更标准。自四级平台正式上线以来,我区在南昌市“一窗式”综合平台里有40个事项纳入一体化评价范围,全年评价238次,实现审批事项办理全程网上流传、证照自动关联、材料邮寄送达,真正做到“一次不跑”。监管评价更标准。完善“好差评”体系建设。做到一事一评,评必反馈,共计100个事项纳入一体化评价范围,全年获评6841次;推行“互联网+监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互联网+监管目录清单695个,实施清单698个,数据正确率达100%。

    二是突出政务服务的专业化。审批专业化。做到审批职责全集中、审批事项全集中和审批环节全集中,推动行政审批由以往的“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重点做好审批材料规范、审批流程再造、审批监管衔接三大方面,着力打造审批服务新模式。 管理专业化。充实技术审查、现场踏勘等专业技术人员到区行政审批局,配齐配强审批干部队伍。采取服务外包模式,统一招聘政务服务专业团队,实现前台服务窗口的统一管理和人员的合理配置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整体形象和服务效率。

    二、2022年工作打算

    一是以优化审批促效能提升。主动探索、敢想敢试,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夯实企业开办“三小时办结”;进一步创新审批模式,探索“一件事一次办”,试点开展企业开办类事项“一链办理”;进一步提高审批效能,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窗功能,推行容缺审批、模拟审批、豁免审批、集中审批等模式,探索“一站式”办理。

    二是以健全机制促常态长效。做到制定服务标准化,统一办事指南,规范制式材料;明确咨询、受理、审查、送达等时限,做到了全程明晰;依托市“四级一体”平台,推动全程网办、证照关联、材料邮寄送达等工作;推动区级政务服务大厅“好差评”全覆盖,实现一事一评、评必反馈。做到管理服务专业化,作为区政府对外的第一窗口,一方面根据新形势更新管理细则,另一方面打造专业服务团队,给企业群众展现良好东湖政务形象。

    三是以功能迭代促服务升级。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改造实体政务大厅,升级叫号系统、门禁系统等,新增更多便民自助服务终端,升级网上服务大厅,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进一步提升便民化水平。深入推进“免证办理”大厅建设。全面梳理上线更多免证办理事项,通过人脸认证、窗口扫码、赣服通亮码等方式实现免证即办。

    三、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区政务服务大厅智能化水平相对落后。比较南昌市其他兄弟县区,我区政务服务大厅智能化设备设施因使用年限较长,存在较多问题,如功能单一无拓展、机器设备故障频发等,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务服务的效果。

    二是专业行政审批人员仍较为不足。现在的行政审批人员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审批,急需充实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精、服务能力强的专业化审批干部,进一步配齐配强审批干部队伍。

    四、意见建议

    尽快打通各部门“信息壁垒”,建立区级“大数据库”,便于互通有无。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