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A25010-2459-3411-2134-2756-2426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东湖区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17-09-11 11:05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分享到:
    南昌市东湖区卫生与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 浏览量:
    • 【字体:     

    根据《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紧扣十八大确立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加快推进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结合我区卫计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卫计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人口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0年南昌市人口将达到550万人,全市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约束与卫生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仍将存在。

    (二)居民生活方式迅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各类急性传染病以及环境污染、职业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日益成为危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中小城镇快速发展,人口加速聚集,新城区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紧张,给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和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十三五”期间,老龄人口增长幅度将是总人口增长幅度的7.74倍,增长倍数继续扩大,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将急剧增加,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薄弱环节将更为凸显。

    (五)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新增出生人口将持续增加,给医疗卫生机构造成一定压力,特别是妇产、儿童、生殖健康等相关医疗保健服务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六)“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政府卫生计生投入不断增加,为卫计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卫计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上述因素导致的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既是对卫计事业发展的挑战,同时也为卫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二、“十三五”卫计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医疗费用上升较快势头仍没有得到扭转。

    (二)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机构没有建立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缺乏联通共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及相互之间缺乏合作和协同,公共卫生不关注临床,临床重治轻防现象突出,难以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慢性病高发等健康问题。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利用效率不高。硬件条件虽有较大改善,但人才匮乏、留不住人、村医队伍不稳定等关键问题还未解决。

    (四)中西医发展不协调,中医药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五)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难度大。流动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低。

    三、“十三五”卫计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三五”卫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南昌市东湖区卫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

    类别

    指 标

    2020年

    健康

    状况

    婴儿死亡率(‰)

    ≤7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0

    孕产妇死亡率(/10万)

    16

    疾病

    预防

    控制

    传染病网络直报覆盖率(%)

    100

    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0

    妇幼

    卫生

    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

    ≥85

    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

    ≥85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99

    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

    ≥90

    卫生

    资源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张)

    7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5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3.14

    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0.83

    计划

    生育

    年均人口出生率(‰)

    ≤14

    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8

     

    四、“十三五”卫计事业发展的思路

    (一)夯实基础,不断健全卫生计生服务体系

    一是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密切配合、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等卫生监测工作,完善公共卫生监测网络。二是加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切实推进东湖区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逐步推进设置卫生监督协管机构工作,促进执法重心下移,实现乡镇协管机构全覆盖。三是提升妇幼保健水平,贯彻实施“一法两纲”,加大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建设和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妇女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四是加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加大政府投入,建立稳定的健康促进投入机制。建立起职能划分明确、机构设置合理、人员队伍充实、运行管理高效的健康促进体系。五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巩固完善社区居民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通门诊医技水平,引导群众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的就医格局。六是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健全中医药发展机制,落实中医药发展扶持政策,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七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效配置,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鼓励民营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探索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的模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八是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全覆盖并信息动态更新。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市、区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实现各级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二)、科学谋划,打造全省健康服务产业标杆

    一是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总体要求,以发展医疗康复服务、全民健康管理和教育、医学支持平台、健康产业信息化等为重点,以健康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为动力,以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宗旨,面向涵盖健康、亚健康和患病各类人群,与休闲、旅游、文化、体育、传媒等领域相结合,打造独居东湖特殊的健康服务产业。二是按照产业高端、特色突出、国际知名的定位,瞄准国际国内高端健康产业,着力引进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企业及能迅速带动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积极扶持,使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力争用5—8年时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健康产业集群。三是按照“联动发展”、“内生外引”的发展模式,利用我区医药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注重行业之间协同促进,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壮大健康产业,延伸产业链。

    按照全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卫生计生发展方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发展方式从以外延发展为主转变为以内涵发展为主,健康服务策略从以治疗为中心的疾病管理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全程管理转变,卫生计生管理方式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转变。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卫生计生人才培养,实现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

    (三)、加强建设,提升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能力

    健全综合监督执法体系,严格监督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体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执法业务培训,提高监督员综合执法能力。严格依法行政,做好各项监督工作,重点查处医疗市场、公共卫生安全、计生“两非”等领域的违法行为,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广告和其他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执法机构能力建设,切实推进县级执法机构业务用房建设,改善执法条件,到2020年东湖区卫生计生执法机构业务用房建设项目100%竣工并投入使用。逐步推进设置卫生监督协管机构工作,促进执法重心下移;区级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案卷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四)、优化服务,提升妇幼保健水平

    加大政府投入,开展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纳入市政府民生工程。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免费筛查覆盖全市。贯彻实施“一法两纲”,进一步推进妇幼安康工程。加大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建设和管理力度,实施妇幼卫生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及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完善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不断提高妇女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有效提升我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五)、广泛动员,加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加大政府投入,建立稳定的健康促进投入机制。逐步建立起由专业健康教育机构和基层卫生计生机构、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职能部门及健康教育服务场馆等组成的健康教育网络,明确各类健康教育机构职责,开展健康传播活动,向公众传播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加强健康促进专业人员配置,优化人员结构,加大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逐步建立起稳定的以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骨干、以其他机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健康促进专业队伍。到2020年,建立起职能划分明确、机构设置合理、人员队伍充实、运行管理高效的健康促进体系。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本科学历人员占35%以上。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5%,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提升。

    (六)、强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实现区域性医疗资源全行业管理,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效配置,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鼓励民营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探索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的模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推进医改工作,实现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探索推进市级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推进预约诊疗服务,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提升群众就医感受。促进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并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续性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完善院前急救体系,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七)、深化医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巩固完善社区居民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使城市居民和农村群众能就近方便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到2017年,非政府办与政府办社区中心同标准、同要求实施基药制度。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不断规范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逐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项目经费标准,适时调整和扩大服务项目,增加和完善服务内容,重点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及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疾病等重点对象的健康档案建档和后续管理工作。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通门诊医技水平,引导群众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的就医格局,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八)、加强培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进一步拓宽引进高层人才的渠道,探索短线紧缺人才引进,优化引进流程,兑现人才待遇,在计划申报、编制、职称聘任、调动等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简化引进流程,加快在人才评价、引进审批等相关环节的进度;尝试在全系统通过社会中介组织等从事猎头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开展人才引进工作。积极引导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促进基层卫生发展。继续加强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和保障,优化岗位结构和人员比例,加大落实单位自主聘用人员同工同酬,在职称评聘、岗位设置、行政职务等方面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待遇,按照国家规定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在编制紧缺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单位自主聘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十三五”期间,全市卫生系统引进和培养50名高层次人才,培养3—5名医学领军人才。

    (九)、多措并举,加强人口计生工作

    加强城乡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改善基础设施,配备优生检查设备,加强流动人口服务,构建支撑平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需求。加强社区资源的统筹和共享,引进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对人口计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实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力量。充分发挥城乡社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的作用,探索建立社区人口和家庭服务中心。探索社会化的免费药具发放服务模式,在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机构、药店、便利店等普遍设立药具发放点。加强人口信息体系建设,建设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科学监测和评估人口发展状况,及时发布人口总量、结构、分布预测预警信息,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搭建基础平台。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防止生育水平反弹,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改善人口结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

    (十)、创新服务,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

    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区人口并信息动态更新。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居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构建与互联网安全隔离,联通各级平台和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高效、安全、稳定的信息网络。建立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实现各级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