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微博
  • 繁体字
  • 索引号: A25010-6928-0614-1206-8511-2868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东湖区文广新旅局 生成日期: 2020-12-11 10:36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分享到:
    初心引领,我们与文化前行——东湖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2019年总结及2020年计划
    • 浏览量:
    • 【字体:     

     2019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面向基层,强化文化担当意识,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助力东湖高质量发展。现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总结

    这一年,我们逐梦前进。把牢“坚定信仰”出发点、“对党忠诚”着力点、“扎根群众”支撑点、“奋斗实干”落脚点,积极投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档案展、廉政电影展播及红色教育宣讲30余场,着力整改行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撰写心得体会20余篇,调研报告4篇。

    这一年,我们砥砺奋进。获评“南昌市第十七届文明单位”“东湖区三八红旗集体”。全年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30余项,其中参加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获集体项目金奖及个人项目金奖5个;参加江西省第三届江西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暨第二十三届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江西选拔赛获集体节目一等奖及个人节目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 、三等奖6个;参加第七届江西艺术节江西省第十二届少儿艺术节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

    这一年,我们高歌猛进。立足文化工作实际,讲好“东湖故事”。今年工作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朝闻天下、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媒体及江西卫视、江西日报、江西省广播电台等省级主流媒体报道50余次,多次得到领导“点赞”。

    这一年,我们倍道而进。区文化馆获评“第三批中国少儿京剧培训基地”;区图书馆被命名为全市“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方志敏广场获评“新时代文明实践纪念馆”“南昌市家风家教实践基地”;纪念方志敏歌曲《下沙窝的这朵花》在方志敏爱国事迹陈列馆发布并亮相我省庆祝成立/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合唱大赛舞台。大型红色题材话剧《耿飚将军》在全国巡演,我局作为协作单位,全程参与创编和巡演工作并派员参与201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江西分会场特别节目和我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歌咏晚会节目编演工作。

    这一年,我们齐头并进。做好综治、计生、档案等其它各项工作。

    (一)服务体系建设出新出彩,强力“吸睛”

    坚持“双共双联”即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以区文化馆、区图书馆为总馆,因地制宜,在试点街道(镇)设分馆,在相应社区设服务点,初步形成“总馆—分馆—服务点”三级齿轮式联动的总分馆服务体系,通过完善设施设备、打造特色馆舍、招募专职文化志愿者、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及总分馆制巡演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深入开展。在该模式下,平常总馆和分馆、服务点之间“单一自主、相对独立”;总馆发布活动需求开始后,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总馆、分馆、服务点的人、财、物高度集中,“多元互动、形成合力”,活动分环节包干、分区域负责、分任务督导、分节目认领,由总馆统筹,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状态,在我省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现场推进会作典型发言。目前,总馆、分馆、服务点总面积达9000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量30余万册,总馆共向分馆、服务点配送免费培训60余期,综合活动30余场,新春、中秋、国庆文化巡演30余场。

    两馆还面向市民,坚持免费开放,全年不休开办舞蹈、声乐、书法、美术、京剧、非遗等免费文化艺术培训班及讲座、展览、沙龙等活动100余场次,开展志愿服务,打造“惠民影院”, 规范农家书屋,设立“朗读亭”“城市书房”,进一步提供了多样化、优质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为契机,充实了全区9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设备,开辟了八一桥街办芭矛巷社区、大院街办公园社区、墩子塘街办马家池社区新的文化阵地,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服务内容。

    (二)文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强势“霸屏”

    举办的2019新春文化节,精彩好戏轮番上阵,“奋进新时代 魅力新东湖”优秀群众文艺节目新春社区行,走进铁街、锦苑春天、福州路北等10余个社区巡演;“文化贺新春 欢乐英雄城”文化进万家东湖专场演出,邀请了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的专业演员将歌舞及戏曲的魅力带到八一公园;“赣鄱大地展新颜 挥毫泼墨迎新春”江西书法名家新春送文化进基层活动、“文化进万家 共创文明城”省市文联“赣鄱文艺轻骑兵”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省书协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走进东湖活动,欢乐和实惠多多。

    举办的第二届“传统民俗庆团圆 ⠥헦茥ᳩᓥ헦茥鴦#8221;迎新春主题活动,分为百花洲文化展示、民俗方言展示、非遗展示体验三大区域,年味十足,被除夕央视《新闻联播》、大年初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初二央视《朝闻天下》及其它中央、省、市媒体广为报道,再次成为各级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

    举办的“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涵盖文艺汇演、少儿京剧专场演出、民乐专场演出、特色展览等形式,仅在八一公园百花大舞台,就有民间文艺团队有20余支,演职人员800余人,观众5万余人次。《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博展览,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在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共建和谐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广大市民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丰收中国 稻香东湖”东湖区首届丰收节文艺汇演,与扬子洲人民“同庆丰收,共话喜悦” ;“迎国庆,献礼祖国70周年”少儿主题绘画,一张张画卷满满的都是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其它如“三风进万家”“书香东湖书香梦”“七彩夏日”少儿成长、“春满东湖”百花洲市民艺术节等活动,均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60余场次,惠及群众20万余人次,到处都是活跃跃的文化气息。

    (三)文化保护成效可圈可点,广受“围观”

    根据实地普查最新成果,新版《东湖区历史文化建筑》补录新发现建筑12处。借助专家研究成果,出版《南昌市东湖区历史建筑文化研究》。对全区现存130处不可移动文物(含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按照属地原则划分给相应街道(镇、管理处)安排专人对文物本体安全、消防安全、两线范围内是否存在违规建设等情况进行巡查;出动文物行政检查20余次,多次阻止在朱德旧居、叶挺指挥部旧址周边发生的违规施工现象,全年实现文物安全生产零事故。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完成对部分价值较高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的3D建模工作,并对其中三栋代表性建筑实现了室内立体漫游。鼓励业主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榕门路古玩城老楼变身发扬南昌特色餐饮传统文化的场所,成为先试先行的又一示范点。

    南昌市永红赣绣发展有限公司(赣发绣)等5个单位荣获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基地、传播基地荣誉称号。“佑民寺传说”“南昌大鼓”“洪州瓷雕”“万氏膏药制作技艺”4个非遗项目入选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非遗项目“南昌清音”赴鲁参加“非遗曲艺 薪火相传”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省级非遗项目“赣发绣”“豫章绣”,市级非遗项目“南昌泥塑”亮相“2019江西文化发展巡礼展”并现场展演。开展“传承文脉 美好生活”东湖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非遗项目体验等活动。南昌赣发绣项目在京东众筹平台落成运营,开辟了东湖“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新路径。

    (四)旅游区域形象日新日进,分外“养眼”

    滕王阁旅游区被评为全域旅游优质人气旅游目的地100强、全域旅游优质人气研学景区。方志敏广场举办“方志敏诞辰120周年”画展巡展,增设《信仰的力量》微党课、《可爱的中国》少儿动画等内容,推动红色教育宣讲,成为东湖的“红色基因库”和“红色旅游高地”,提升了东湖旅游的知名度。

    争取到各级各类产业扶持补助资金248万元。推动旅游企业参加第14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暨第11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军歌唱响英雄城”南昌文化旅游推介会等旅游交流博览会。江西中文传媒携优质文创产品赴上海第12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广受好评,提升了东湖旅游的美誉度。

    加强对属地旅游景区、国内旅行社、星级宾馆的监管,指导景区广泛宣传“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文明与旅游同行”等公益活动,开展迎新春、闹元宵、猜灯谜、知识竞猜、摄影比赛、金秋采摘等文化旅游活动,在滕王阁景区、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旅游服务中心建立了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东湖旅游的文明度。

    督促落实“优抚对象凭有效证件免费游览本省各A级旅游景区”相关规定,配合省市做好文化和旅游招商及建设情况统计、旅游厕所革命暗访等工作。落实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属地管理机制,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提升了东湖旅游的安全度。

    (五)文旅市场监管常抓常严,非常“硬核”

    按照全覆盖、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严把文化证照审批关;分片区对网吧、星级宾馆、景区(点)、街道(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室)、影院等文化旅游活动场所严格执法,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单位1600余家次,查处各类案件30余起。加大对特殊敏感时期的监管力度,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开展“护苗”“固边”“清源”行动、打击非法宗教出版物印刷品及有害信息集中整治、非法地面卫星接收设施专项整治,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牵头开展平安景区创建活动。

    结合行业治理,启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文化旅游市场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平安市场建设,及时移送娱乐场所工作函件13件,报送线索1条,依法查处取缔辖区内无证经营娱乐场所4家。

    二、2020年工作计划

    初心照亮前行路,使命呼唤新担当。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致力于六个“注重”,努力开创充满活力、富有特色、和谐稳定的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工作新局面。

    ——注重共建共享,让优质资源“沉下去”

    继续铺开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强化对总分馆运行的考核激励,进一步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形成“覆盖全区、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运行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

    继续推进2020年“1+5+X”社区邻里中心文体中心建设。通过整合基层宣传文化、体育健身、阅读室、新建住宅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进行集合建设,在全区再选取20个街道进行文体中心提升改造,进一步打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硬件设施设备2.0升级版。

    完善区图书馆分馆东湖意库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为分馆采购部分设施设备、书籍,嫁接部分精致阅读活动助推24小时城市书房成为东湖区“网红打卡地”,推动东湖区全民阅读体系的建设。

    区文化馆做好文化部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考核迎检工作,力保国家一级馆;从整体风格设计方面进一步提升改造区图书馆;方志敏广场增设文化怀念墙、改造休闲长廊、维修金水桥;加强对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场馆的督导。

    ——注重多元互动,让惠民服务“晒出来”

    “我们的节日”传统节庆活动为主线,组织开展好元旦音乐汇、庆“五一”文艺汇演、庆“六一”文艺汇演、庆“七一”献礼党的生日、庆“八一”建军晚会、庆“十一”国庆献礼活动,深入推进“六个一节日大礼包进基层”工程,切实提升百姓的文化幸福指数。

    深化免费开放的内容和形式,继续开设免费公益培训班,增设尤克里里、古琴等群众易懂易学的热门课程,畅通微信报名渠道;积极推广微信、门户网站,实现公共文化场馆“在线”(网站)、“在手”(微信或手机APP)、“在场”(全景触摸屏)等多种形式的共享,方便群众通过不同方式体验和享受文化服务;依托数字化平台,增设非遗、陶泥、编织、刺绣、剪纸、茶艺、朗读打卡、在线问答、创意展示等“线上+线下”免费文化体验内容,让群众在动手参与的同时感受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推陈出新开展 “书香东湖书香梦”系列活动、展览、国学研读班、“悦读悦美成长梦”少儿品牌活动、朗读者沙龙、暑期少儿系列活动等,继续联合市图书馆在本辖区开展“图书大篷车”进校园、进社区等,开展讲座、图片展、讲故事、免费培训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

    继续开展“红色精神走进社区”宣讲系列活动。

    ——注重特色创编,让文艺精品“走出去”

    创作优秀京剧节目参加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天津“和平杯”全国京剧小票友大赛。

    挖掘东湖区域文化,精心挑选优秀民间团队的优秀人才,创作编排广场舞节目参加省、市广场舞大赛。

    积极与市文化系统对接,了解南昌市市民艺术节的活动内容,从而创作编排舞蹈、音乐、器乐、戏曲等精品文艺节目,参加南昌市市民艺术节。

    ——注重护旧拓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严格遵守并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机制。完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维修审批事项流程,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维修加固,两线范围内工程建设的监管。加强与消防、安监、城管、城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互联互通机制,形成各部多维监控,时时动态管理的良好态势。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四个纳入”即纳入综合考评、纳入综合治理、纳入文明单位考评、纳入正常预算取得实效。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在对辖区范围内11家文物文物保护单位均已设置保护标志的基础上,完成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其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标志的设置工作。

    在维护和保存历史原貌、严格把好安全关的基础上,探索对文物修缮和合理性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路径,鼓励公众参与,让文物建筑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民德路159号红军楼已完成外部维修,正在进行内部精细化修缮,待完成后也将对其进行合理性开发利用。

    积极对接省文旅厅、国家文旅部,助推赣发绣、南昌清音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注重融合发展,让全域旅游“热起来”

    抓住“自助旅游渐成时尚,商务旅游越发凸显”这个亮点,借鉴先进地区的旅游规划、景区管理、景点打造的先进理念,充分发挥东湖区人文历史生态资源优势,实施资源大整合、项目大带动、文化大发展以及多产业联动的发展战略,推进“全域旅游”,打造东湖旅游的“升级创业版”。

    以东湖区历史文物建筑为载体,以滕王阁、百花洲等人文历史景观为平台,以东湖意库旅游综合体等大项目为引领,借助各大旅行社旅游路线品牌推荐,在进一步加强宣传推介力度的同时,积极对接周边旅游资源,在全国各地开展东湖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开辟南昌红色、棕色等旅游线路。配合打造百花洲环湖生态游憩带,加强百花洲湖畔整治、景观建设、服务配套和夜景灯光提升改造,不断美化沿岸环境。    

    与市规划局等部门对接,探索打造旅游云平台,建立健全智慧旅游建设机制,在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策划创意营销活动,大力发展旅游数字经济。大力推介东湖特色旅游品牌和赣发绣、豫章绣、南昌瓷板画、滕王阁系列文创、瓦罐汤等旅游商品。

    指导滕王阁景区按照AAAAA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标准,推出有豫章古都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新兴历史休闲体验式旅游及购物点。加强对景区景点及旅行社的属地管理,打造平安景区,推动文明旅游

    ——注重动态监管,让和谐市场“亮起来”

    强化市场监管和案件查办。加强在营业性演出、展览展播活动、网络视听等方面执法办案技能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的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等远程监管措施,加强非现场监管执法;推动信息化建设与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深度融合。

    加强对学校周边图书经营场所、网吧、娱乐场所、出版物市场的管理和检查,严厉查处涉及学校周边环境的文化市场案件。

    督促网吧、歌舞娱乐、游艺娱乐、印刷企业和营业性演出等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落实安全生产制度,严防火灾等恶性事故,保障文化市场平安。

    组织实施“清源”、“净网”、“秋风”、“护苗”等六大专项行动,大力扫除文化垃圾,坚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东湖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201910月25日

    初心引领,我们与文化前行

    ——东湖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2019年总结及2020年计划

     

    2019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面向基层,强化文化担当意识,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助力东湖高质量发展。现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总结

    这一年,我们逐梦前进。把牢“坚定信仰”出发点、“对党忠诚”着力点、“扎根群众”支撑点、“奋斗实干”落脚点,积极投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档案展、廉政电影展播及红色教育宣讲30余场,着力整改行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撰写心得体会20余篇,调研报告4篇。

    这一年,我们砥砺奋进。获评“南昌市第十七届文明单位”“东湖区三八红旗集体”。全年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30余项,其中参加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获集体项目金奖及个人项目金奖5个;参加江西省第三届江西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暨第二十三届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江西选拔赛获集体节目一等奖及个人节目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 、三等奖6个;参加第七届江西艺术节江西省第十二届少儿艺术节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

    这一年,我们高歌猛进。立足文化工作实际,讲好“东湖故事”。今年工作被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朝闻天下、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媒体及江西卫视、江西日报、江西省广播电台等省级主流媒体报道50余次,多次得到领导“点赞”。

    这一年,我们倍道而进。区文化馆获评“第三批中国少儿京剧培训基地”;区图书馆被命名为全市“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方志敏广场获评“新时代文明实践纪念馆”“南昌市家风家教实践基地”;纪念方志敏歌曲《下沙窝的这朵花》在方志敏爱国事迹陈列馆发布并亮相我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唱大赛舞台。大型红色题材话剧《耿飚将军》在全国巡演,我局作为协作单位,全程参与创编和巡演工作并派员参与201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江西分会场特别节目和我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歌咏晚会节目编演工作。

    这一年,我们齐头并进。做好综治、计生、档案等其它各项工作。

    (一)服务体系建设出新出彩,强力“吸睛”

    坚持“双共双联”即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以区文化馆、区图书馆为总馆,因地制宜,在试点街道(镇)设分馆,在相应社区设服务点,初步形成“总馆—分馆—服务点”三级齿轮式联动的总分馆服务体系,通过完善设施设备、打造特色馆舍、招募专职文化志愿者、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及总分馆制巡演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深入开展。在该模式下,平常总馆和分馆、服务点之间“单一自主、相对独立”;总馆发布活动需求开始后,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总馆、分馆、服务点的人、财、物高度集中,“多元互动、形成合力”,活动分环节包干、分区域负责、分任务督导、分节目认领,由总馆统筹,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状态,在我省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现场推进会作典型发言。目前,总馆、分馆、服务点总面积达9000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量30余万册,总馆共向分馆、服务点配送免费培训60余期,综合活动30余场,新春、中秋、国庆文化巡演30余场。

    两馆还面向市民,坚持免费开放,全年不休开办舞蹈、声乐、书法、美术、京剧、非遗等免费文化艺术培训班及讲座、展览、沙龙等活动100余场次,开展志愿服务,打造“惠民影院”, 规范农家书屋,设立“朗读亭”“城市书房”,进一步提供了多样化、优质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为契机,充实了全区9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设备,开辟了八一桥街办芭矛巷社区、大院街办公园社区、墩子塘街办马家池社区新的文化阵地,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服务内容。

    (二)文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强势“霸屏”

    举办的2019新春文化节,精彩好戏轮番上阵,“奋进新时代 魅力新东湖”优秀群众文艺节目新春社区行,走进铁街、锦苑春天、福州路北等10余个社区巡演;“文化贺新春 欢乐英雄城”文化进万家东湖专场演出,邀请了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的专业演员将歌舞及戏曲的魅力带到八一公园;“赣鄱大地展新颜 挥毫泼墨迎新春”江西书法名家新春送文化进基层活动、“文化进万家 共创文明城”省市文联“赣鄱文艺轻骑兵”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省书协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走进东湖活动,欢乐和实惠多多。

    举办的第二届“传统民俗庆团圆 ⠥헦茥ᳩᓥ헦茥鴦#8221;迎新春主题活动,分为百花洲文化展示、民俗方言展示、非遗展示体验三大区域,年味十足,被除夕央视《新闻联播》、大年初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初二央视《朝闻天下》及其它中央、省、市媒体广为报道,再次成为各级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

    举办的“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涵盖文艺汇演、少儿京剧专场演出、民乐专场演出、特色展览等形式,仅在八一公园百花大舞台,就有民间文艺团队有20余支,演职人员800余人,观众5万余人次。《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博展览,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在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共建和谐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广大市民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丰收中国 稻香东湖”东湖区首届丰收节文艺汇演,与扬子洲人民“同庆丰收,共话喜悦” ;“迎国庆,献礼祖国70周年”少儿主题绘画,一张张画卷满满的都是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其它如“三风进万家”“书香东湖书香梦”“七彩夏日”少儿成长、“春满东湖”百花洲市民艺术节等活动,均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60余场次,惠及群众20万余人次,到处都是活跃跃的文化气息。

    (三)文化保护成效可圈可点,广受“围观”

    根据实地普查最新成果,新版《东湖区历史文化建筑》补录新发现建筑12处。借助专家研究成果,出版《南昌市东湖区历史建筑文化研究》。对全区现存130处不可移动文物(含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按照属地原则划分给相应街道(镇、管理处)安排专人对文物本体安全、消防安全、两线范围内是否存在违规建设等情况进行巡查;出动文物行政检查20余次,多次阻止在朱德旧居、叶挺指挥部旧址周边发生的违规施工现象,全年实现文物安全生产零事故。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完成对部分价值较高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的3D建模工作,并对其中三栋代表性建筑实现了室内立体漫游。鼓励业主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榕门路古玩城老楼变身发扬南昌特色餐饮传统文化的场所,成为先试先行的又一示范点。

    南昌市永红赣绣发展有限公司(赣发绣)等5个单位荣获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基地、传播基地荣誉称号。“佑民寺传说”“南昌大鼓”“洪州瓷雕”“万氏膏药制作技艺”4个非遗项目入选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非遗项目“南昌清音”赴鲁参加“非遗曲艺 薪火相传”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省级非遗项目“赣发绣”“豫章绣”,市级非遗项目“南昌泥塑”亮相“2019江西文化发展巡礼展”并现场展演。开展“传承文脉 美好生活”东湖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非遗项目体验等活动。南昌赣发绣项目在京东众筹平台落成运营,开辟了东湖“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新路径。

    (四)旅游区域形象日新日进,分外“养眼”

    滕王阁旅游区被评为全域旅游优质人气旅游目的地100强、全域旅游优质人气研学景区。方志敏广场举办“方志敏诞辰120周年”画展巡展,增设《信仰的力量》微党课、《可爱的中国》少儿动画等内容,推动红色教育宣讲,成为东湖的“红色基因库”和“红色旅游高地”,提升了东湖旅游的知名度。

    争取到各级各类产业扶持补助资金248万元。推动旅游企业参加第14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暨第11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军歌唱响英雄城”南昌文化旅游推介会等旅游交流博览会。江西中文传媒携优质文创产品赴上海第12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广受好评,提升了东湖旅游的美誉度。

    加强对属地旅游景区、国内旅行社、星级宾馆的监管,指导景区广泛宣传“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文明与旅游同行”等公益活动,开展迎新春、闹元宵、猜灯谜、知识竞猜、摄影比赛、金秋采摘等文化旅游活动,在滕王阁景区、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旅游服务中心建立了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东湖旅游的文明度。

    督促落实“优抚对象凭有效证件免费游览本省各A级旅游景区”相关规定,配合省市做好文化和旅游招商及建设情况统计、旅游厕所革命暗访等工作。落实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属地管理机制,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提升了东湖旅游的安全度。

    (五)文旅市场监管常抓常严,非常“硬核”

    按照全覆盖、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严把文化证照审批关;分片区对网吧、星级宾馆、景区(点)、街道(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室)、影院等文化旅游活动场所严格执法,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单位1600余家次,查处各类案件30余起。加大对特殊敏感时期的监管力度,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开展“护苗”“固边”“清源”行动、打击非法宗教出版物印刷品及有害信息集中整治、非法地面卫星接收设施专项整治,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牵头开展平安景区创建活动。

    结合行业治理,启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文化旅游市场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平安市场建设,及时移送娱乐场所工作函件13件,报送线索1条,依法查处取缔辖区内无证经营娱乐场所4家。

    二、2020年工作计划

    初心照亮前行路,使命呼唤新担当。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致力于六个“注重”,努力开创充满活力、富有特色、和谐稳定的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工作新局面。

    ——注重共建共享,让优质资源“沉下去”

    继续铺开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强化对总分馆运行的考核激励,进一步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形成“覆盖全区、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运行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

    继续推进2020年“1+5+X”社区邻里中心文体中心建设。通过整合基层宣传文化、体育健身、阅读室、新建住宅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进行集合建设,在全区再选取20个街道进行文体中心提升改造,进一步打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硬件设施设备2.0升级版。

    完善区图书馆分馆东湖意库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为分馆采购部分设施设备、书籍,嫁接部分精致阅读活动助推24小时城市书房成为东湖区“网红打卡地”,推动东湖区全民阅读体系的建设。

    区文化馆做好文化部2020年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考核迎检工作,力保国家一级馆;从整体风格设计方面进一步提升改造区图书馆;方志敏广场增设文化怀念墙、改造休闲长廊、维修金水桥;加强对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场馆的督导。

    ——注重多元互动,让惠民服务“晒出来”

    “我们的节日”传统节庆活动为主线,组织开展好元旦音乐汇、庆“五一”文艺汇演、庆“六一”文艺汇演、庆“七一”献礼党的生日、庆“八一”建军晚会、庆“十一”国庆献礼活动,深入推进“六个一节日大礼包进基层”工程,切实提升百姓的文化幸福指数。

    深化免费开放的内容和形式,继续开设免费公益培训班,增设尤克里里、古琴等群众易懂易学的热门课程,畅通微信报名渠道;积极推广微信、门户网站,实现公共文化场馆“在线”(网站)、“在手”(微信或手机APP)、“在场”(全景触摸屏)等多种形式的共享,方便群众通过不同方式体验和享受文化服务;依托数字化平台,增设非遗、陶泥、编织、刺绣、剪纸、茶艺、朗读打卡、在线问答、创意展示等“线上+线下”免费文化体验内容,让群众在动手参与的同时感受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推陈出新开展 “书香东湖书香梦”系列活动、展览、国学研读班、“悦读悦美成长梦”少儿品牌活动、朗读者沙龙、暑期少儿系列活动等,继续联合市图书馆在本辖区开展“图书大篷车”进校园、进社区等,开展讲座、图片展、讲故事、免费培训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

    继续开展“红色精神走进社区”宣讲系列活动。

    ——注重特色创编,让文艺精品“走出去”

    创作优秀京剧节目参加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天津“和平杯”全国京剧小票友大赛。

    挖掘东湖区域文化,精心挑选优秀民间团队的优秀人才,创作编排广场舞节目参加省、市广场舞大赛。

    积极与市文化系统对接,了解南昌市市民艺术节的活动内容,从而创作编排舞蹈、音乐、器乐、戏曲等精品文艺节目,参加南昌市市民艺术节。

    ——注重护旧拓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严格遵守并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机制。完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维修审批事项流程,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维修加固,两线范围内工程建设的监管。加强与消防、安监、城管、城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互联互通机制,形成各部多维监控,时时动态管理的良好态势。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四个纳入”即纳入综合考评、纳入综合治理、纳入文明单位考评、纳入正常预算取得实效。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在对辖区范围内11家文物文物保护单位均已设置保护标志的基础上,完成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其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标志的设置工作。

    在维护和保存历史原貌、严格把好安全关的基础上,探索对文物修缮和合理性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路径,鼓励公众参与,让文物建筑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民德路159号红军楼已完成外部维修,正在进行内部精细化修缮,待完成后也将对其进行合理性开发利用。

    积极对接省文旅厅、国家文旅部,助推赣发绣、南昌清音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注重融合发展,让全域旅游“热起来”

    抓住“自助旅游渐成时尚,商务旅游越发凸显”这个亮点,借鉴先进地区的旅游规划、景区管理、景点打造的先进理念,充分发挥东湖区人文历史生态资源优势,实施资源大整合、项目大带动、文化大发展以及多产业联动的发展战略,推进“全域旅游”,打造东湖旅游的“升级创业版”。

    以东湖区历史文物建筑为载体,以滕王阁、百花洲等人文历史景观为平台,以东湖意库旅游综合体等大项目为引领,借助各大旅行社旅游路线品牌推荐,在进一步加强宣传推介力度的同时,积极对接周边旅游资源,在全国各地开展东湖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开辟南昌红色、棕色等旅游线路。配合打造百花洲环湖生态游憩带,加强百花洲湖畔整治、景观建设、服务配套和夜景灯光提升改造,不断美化沿岸环境。    

    与市规划局等部门对接,探索打造旅游云平台,建立健全智慧旅游建设机制,在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策划创意营销活动,大力发展旅游数字经济。大力推介东湖特色旅游品牌和赣发绣、豫章绣、南昌瓷板画、滕王阁系列文创、瓦罐汤等旅游商品。

    指导滕王阁景区按照AAAAA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标准,推出有豫章古都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新兴历史休闲体验式旅游及购物点。加强对景区景点及旅行社的属地管理,打造平安景区,推动文明旅游

    ——注重动态监管,让和谐市场“亮起来”

    强化市场监管和案件查办。加强在营业性演出、展览展播活动、网络视听等方面执法办案技能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的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等远程监管措施,加强非现场监管执法;推动信息化建设与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深度融合。

    加强对学校周边图书经营场所、网吧、娱乐场所、出版物市场的管理和检查,严厉查处涉及学校周边环境的文化市场案件。

    督促网吧、歌舞娱乐、游艺娱乐、印刷企业和营业性演出等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落实安全生产制度,严防火灾等恶性事故,保障文化市场平安。

    组织实施“清源”、“净网”、“秋风”、“护苗”等六大专项行动,大力扫除文化垃圾,坚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手机扫码浏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东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南昌东湖网站    电话:0791-86221407

    赣ICP备05005744号-2    网站标识码:3601020001    赣公网安备36010202000097号